- 数据分析
- 数据治理
- 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字化转型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目前,“全球互联网”、“IT互联网到DT物联网”等思维代表了一种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在“信息化”、“大数据”管理理念基础上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是践行国家电网公司“两个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电科院”)基础管理水平、提高业务支撑能力、激发创新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
为了进一步理顺固化相关业务管理流程,促进业务管理的紧密衔接、协同配合,动态检验电科院“三集五大”、“五位一体”运转成效及“争当省级电科院排头兵”战略执行水平,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电科院决定建设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电科院“三集”基础管理水平,推动“五大”、科技创新等支撑业务专业管理精益化。
电科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旨在建成“先进”的系统,摒弃旧系统,实现系统与电科院业务管理模式的完全匹配。整合全部业务需求,为“零散”模块提供统一的访问入口。兼顾职能管理与一线操作“实用”要求,固化理顺业务流程,保留节点性过程痕迹及历史性数据,强化指标跟踪和过程管控。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形成报表、图示等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管理流程为主线,结合i@Report+亿信BI完成生产管理、科研管理、人资管理、实验室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资产管理等模块的建设,如下图所示:
1、数据上报及补录
采用i@Report完成各模块的采集表单制作,例如生产管理模块的感谢信表单、电网调试管理工单及实验室管理的台账等,填报表单由管理员设计好之后下发给各部门专工进行填报,填报后提交由科技部进行审批汇总。质量合格通过审批的各模块数据收集入库,可利用BI@Report,通过基本报表,统计图等形式完成各模块业务数据的统计分析,用户可通过输入工单编号、起止时间、参与人员等筛选条件,查询指定数据情况,并且查询结果均可导出打印。
i@Report支持多种应用模式,通过在线填报的方式协助电科院各部门完成数据采集任务的同时,还兼顾了历史数据补录的工作。例如,在实验室管理模块中,电科院多年项目积累,大量的试验仪器及检测样品指标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伴随新项目的不断产生,大量数据需要在历史基础上补录更新,i@Report支持跨数据源取数,可通过定义取数数据源,将历史数据初始化至补录表单中,补录完成的数据直接入库,完善后的数据即可参与决策分析表的输出。
2、数据分析展示
采用BI@Report可直接分析存储于业务系统中的数据,例如各项目的合同相关指标数据已存储在数据库中,BI@Report通过JDBC接口连接到合同数据,定义合同管理分析表,设置多个报表参数,用户通过选择试验项目,选择主体承担单位,以及招投标确定的单价,实际工作数量等,查询合同明细(包括各分项项目名称、数量、中标单价、分项合同总价、合同合计总价),并且可通过统计图展示不同维度下的合同数量,项目信息等,生成的合同可直接在界面导出打印。
电力科学研究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已顺利上线运营,系统的建成与投用提升了电科院基础管理水平,推动了“三集五大”
科技创新等支撑业务专业管理精益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i@Report和亿信BI各尽所能,为电科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这一项长远的“大工程”创造了应有的价值。改变了传统综合信息通过汇总excel表格报送的方式,通过平台统一报送,既能节省人力物力,又能在报送过程中经过审核、审批等流程保证上报数据的质量,进一步理顺固化了相关业务管理流程,促进了业务管理的紧密衔接、协同配合,报送完成的数据以及历史数据均可通过亿信BI完成统计分析,最大程度的发挥数据的价值,为院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