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某电力公司:全场景报表自动化

应用产品: 亿信ABI数据工厂指标管理

项目亮点: 自动报表数据仓库

项目背景


1. 难以获取数据 人工报表统计

根据前期末端融合调研情况,各级单位/部门的报表需求旺盛,例如某县公司一年需上报各类型报表的数量多达上百项,但由于数据获取存在困难,即便是业务系统中已有对应数据,也因为系统不具备报表生成功能或生成的报表格式不满足上报要求等原因,需要人工从系统内查询数据、复制数据、核对数据并编制报表上报,工作量大、效率低下。

2. 共性报表需求 重复填报建设

在统一收集报表需求时,发现各级单位/部门的报表需求存在部分重复,各系统提供的报表服务和各地市的个性化报表存在对同一指标项进行重复加工计算的情况,指标数据的复用程度不高。

3. 数仓需要完善 更好支撑需求

目前数据仓库建设已初见成效,初步搭建了公司统一的数据仓库。但数据仓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沉淀公共业务活动和公共指标逻辑等共性内容的过程,需要根据业务人员的需求不断丰富完善,以便更好支撑报表数据需求。

4. 数仓共享门槛高 业务人员获得感不强

目前数据共享(含报表数据共享)多是“技术”层面的共享,使技术人员按照中台思路在平台进行应用开发更敏捷、快速和高效。但是业务人员不具备写SQL代码查看、操作数仓数据的能力,报表数据需求依赖技术人员的支撑,业务人员数据获得感不强。

体系架构

亿信华辰提出,平台采用“中台 + 报表工具”架构,以“共建共享” 为核心理念,瞄准三大核心能力:报表生成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报表分析自助化(释放业务部门潜力)、报表数据线上补录(打通数据闭环),推动管理模式从向基层要数据向从平台取数据转型

结合数据仓库的建设成果,通过报表工具连接后台数据和前端业务人员,打通数据共享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满足报表数据需求。报表中心系统总体技术架构如下:


从上往下主要包括:

应用门户:各报表应用可根据用户、单位、角色需要,组装成针对不同终端的各类报表门户,供用户通过pc端、手机端、平板端和大屏端访问和使用报表中心发布的各种报表应用。

报表应用:从业务应用场景分类的角度,通过报表中心提供的报表线上化、报表自动化、报表自助化、报表指标化等的相关功能,结合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资源形成的各类报表应用场景。

报表中心:包括报表中心平台功能以及实现报表应用所必须构建的报表数据集市。其中报表中心平台功能主要包括报表线上化、报表自动化、报表自助化、报表指标化,以及将来实现的各种报表智能化功能。报表数据集市主要是为报表应用服务的数据集市,其数据源依赖于现有数据平台中的数据仓库层为主,贴源层为补充。

数据中台:主要指国网某电力公司现有的数据中台,为报表中心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报表中心作为数据中台对外数据共享的重要渠道,让数据中台的数据得以更加广泛有效的应用,得以充分发挥和挖掘数据中台中数据资产的价值。

建设内容


基于项目目标和思路,按照平台开发建设+规范和保障体系+地推运营模式进行项目整体内容建设。从需求启动到正式验收,项目组用700多个日夜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更沉淀出一套可复制的“标准化 + 敏捷化”实施方法论。

1. 规范先行:用“两张规范”筑牢质量根基

项目组首先制定《报表制作规范》《报表验收上线规范》,涵盖命名规则、布局要求、测试流程等12个细分章节。例如,在数据源命名规范中,明确要求“主题表需包含业务域 + 业务场景 + 数据周期”(如营销 - 电费抄核收 - 日报);在业务场景测试流程"中,设置功能演示 - 逐项检查 - 全流程模拟三重验证,确保每个报表上线前都经过用户视角的严苛检验。这套规范不仅让开发效率提升40%,更成为国网某省电力数据治理的重要参考模板。

2. 技术突围:云上部署 + API 接口的双引擎驱动

针对电力系统数据量大、访问并发高的特点,亿信ABI平台采用“4 台应用服务器集群 + Redis 消息队列 + F5 负载均衡”的云上部署方案,实现日均百万级访问量的稳定支撑。更关键的是,通过对接数据中台,开发47个API接口数据源,将分散在人资、财务、生产等系统的数百张报表迁移至云端。

例如,员工基础信息报表通过对接人资一级系统,自动完成与统一权限、财务管控等 6 大系统的员工信息映射,数据准确率从85%提升至99.5%;组织结构基础信息报表则通过整合CMS、PMS系统数据,为30余个下游系统提供统一的组织机构编码,彻底解决一物多码问题。

3. 场景延伸:从PC到移动端的“全时可用”覆盖

考虑到电力业务的现场特性,平台特别扩展互联网应用场景,与 i 国网深度集成。用户通过 i 国网APP工作台,即可随时随地查看领导驾驶舱实时负荷数据、填报 金点子提报表、审批客户服务满意度统计表。目前,移动端已覆盖14个应用场景、25 个业务部门门户、17个二级单位门户,挂载报表300多张,真正实现数据随处可用、决策触手可及。

项目成果


经过两年运行,该企业报表平台已从单纯的报表工具升级为某电力的数据中枢,其价值正从效率提升向业务创新深度渗透。


1. 业务部门:从报表搬运工到数据分析师


目前,业务部门已全部使用报表平台,覆盖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等全业务领域。在科网部,技术标准体系门户集成了地市公司、直属单位的各级岗位技术标准,支持按组织机构和岗位查询,用户可自助完成标准遴选、维护和下载,年节省人工整理时间超2000小时;在人资部,业绩指标管理系统实现按考核维度、牵头部门、年度/季度多维度查询,指标分值和排名实时更新,让数据驱动考核从口号变为现实;在办公室,督查督办管理系统对年度重点任务进行线上填报和进度追踪,任务完成率同比提升25%。


2. 二级单位: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创新


地市公司的实践更具烟火气:某分公司的绩效看板整合中台绩效数据和填报数据,自动生成台区经理排名,让“干得好不如说得好”成为历史;某分公司的“停电时户数分析累计预警30余次,推动“先算后停”理念落地,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某分公司的异常用电分析通过线损、用电数据交叉比对,精准定位窃电嫌疑用户,年挽回损失超百万元。


3. 平台生态:从数据汇聚到价值共享


仅其中一年,平台生成报表1935张,总点击量超623万次,共享数据结果集722 个,覆盖37个部门和单位的183个应用场景。更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报表集市模块,业务人员可按名称、场景、分类筛选数据结果集,支持字段查询、多维分析、敏捷看板,真正实现“让数据找用户,而非用户找数据”。

助力政企数字化转型 让每个决策都有数据支撑
customer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点击进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