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治理”这个1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的名称,在最近这几年时间一下子火了起来。不知何时,江湖中流传出了:“数字转型、治理先行”的说法。
于是乎,我们看到:不仅是传统提供
数据仓库、
BI、
主数据管理、
元数据管理、数据集成等数据服务的软件供应商在说数据治理,“BATJ”等互联网公司,大型国企、央企也都在谈数据治理,很多企业都将数据治理作为数智化战略的一项必要举措,列入了企业的战略行动计划。
在众多谈论数据治理的企业或个人中,笔者发现大家对数据治理有着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数据治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01为什么要做数据治理,真的想透了吗?
在做数据治理咨询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对话场景:
请问你们为什么要做数据治理?
常见回答:我们要建立
数据标准,提升
数据质量,实现数据资产统一管理。
接着问:为什么要建立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不做会怎样?
常见回答:数据质量问题比较多,无法提供准确的数据报表,影响业务效率,无法支撑企业的
数字化转型。
再次问:都影响到了哪些数据报表、哪些业务?
常见回答:XX报表不准确、统计口径不一致、系统之间数据孤岛,数据集成困难……吧啦吧啦……
接着追问:为什么会造成数据报表不准确,口径不一致,系统集成难?
常见回答:因为数据标准一致,数据源的数据质量差。
到此为止,采用咨询常用的5Why分析法,似乎已经get出了数据治理的现状和目标。我们将其总结下:通过数据治理实现企业数据的标准化、提高数据质量、提升业务处理的效率,为
数据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赋能业务,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样的调研结果是浮于表面的,围绕数据的问题在原地打转,没有将为什么要做数据治理真正想透。
数据要产生价值,需要一个合理的“业务目标”,数据治理的所有活动应该围绕真实的业务目标而开展,建立数据标准、提升数据质量只是手段,而不是目标。因此
数据治理的第一步不是分析数据问题,而是分析业务问题,找到企业的核心业务诉求,定义数据治理的目标和范围。
02 数据治理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基本是脏活、累活!
数据治理很火,在DAMA 数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中,数据治理位于数据管理“车轮图”的正中央,是数据架构、数据建模、
数据存储、数据安全、数据质量、元数据管理、
主数据管理等10大数据管理领域的总纲,为各项数据管理活动提供总体指导策略。

DAMA-DMBOK2.0 数据管理车轮图
谈到数据治理,我们经常讲它是一个涉及到企业战略、组织架构、数据标准、管理规范、数据文化、技术工具的一个综合体。没有数据治理实践经验的,一定会认为:哇,数据治理好“高大上”呀!又是战略、又是标准、又是文化的,听起来很高深吗!
然而,只有你真正做过数据治理人才知道:数据治理不仅都是苦活、累活,还是个受累不讨好,经常背锅,领导看不见价值的活。
都说数据是资产,数据治理很重要。尽快大家都说数据治理很重要,领导也很重视,但在很多企业真正实施的过程中,却总会遇到高层领导支持力度不足,业务部门人员配合不到位,数据治理的总是要给业务让路等等问题。究其原因:领导说重视数据,是真重视,还是嘴上说说?有没有将其纳入企业的战略行动计划?
数据治理要定战略、定制度、建组织,这是顶层策略,这每一项都牵一发而动全身,都需要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业务部门和技术部门的紧密协同。
数据治理要立标准、理流程、清数据,需要对每个数据域、数据实体、数据条目、数据项进行梳理和标准化,甚至有时候需要人工逐条、逐字段的定义数据标准、核实数据质量。数据治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数据思维,还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体力才能实现企业数据质量的不断提升,打磨出适合企业的数据标准。
数据治理过程中,有时候是不被理解的。数据治理是个地基性工程,人们看到的永远是数据应用的“高楼大厦”,数据治理团队天天忙忙碌碌的,领导也不知道“这伙人”到底都在干啥?但是,只要数据出现问题,第一个被问责的就是数据治理团队。
03数据治理不是一个“项目”,想要立竿见影的效果?难!
项目是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
那么,数据治理是项目吗?
是,当然是。
不论是全面的资产管理,还是针对特定领域的数据治理,都需要组建项目团队、定义项目目标和范围、制定项目计划、推进项目实施、最后是项目总结和结案。数据治理有明确的目标,有特定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要求,从定义上讲数据治理当然是项目。
但是,通过一个数据治理项目的实施,即使这个项目预算很大,周期很长,是否就能解决企业数据管理和使用中的各种问题?是否就能培养出企业的数据文化,转变人们的数字化思维?是否就能实现企业管理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一定不可能!
数据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赋能业务,提升
数据价值。这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运营过程,需要逐步完善、分步迭代,指望一步到位完成数据治理是不现实的。
项目型的数据治理,是不全面的,无延续性,能够解决一时的数据问题,但很难获得持续的数据价值。因此说,数据治理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持续运营的过程。我们也可以将这个过程,看作是由一个个数据治理“微项目”组成,连续的、螺旋上升的模型。一个项目的结案,不是企业数据治理的终点,而是企业数据治理真正的起点!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