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突围与荆棘 | 华为业务转型观察

时间:2022-05-09来源:没Ren懂得的悲伤浏览数:117

HEM(HUAWEI Enterprise Manager)是华为终端云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的全场景智能设备管控解决方案,支持内容管理、设备管控、应用管控、安全管控、网络管控和数据保护六大功能,覆盖华为手机、笔记本、平板、智慧屏、穿戴设备等多品类终端设备,实现自动化设备部署,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一、华为新动作

华为最近又有新动作了,布局了好多年,终于亮明牌了,将“消费者业务”更名为“终端业务”,正式进军“商用终端市场”。将依托硬件和软件两大生态,不断丰富商用笔记本、台式机与显示器、平板、智慧屏、穿戴等产品品类,重点为政府和教育、医疗、制造、交通、金融、能源等六大行业提供商用办公解决方案。

华为主要抓住了传统商用产品的一个关键弱点:由于过于注重规格和成本、不够重视使用体验等问题,对办公和生产效率助力有限,并暴露了传统企业办公方式智慧化的不足。

在终端云服务层面,华为不仅通过预置应用市场、云空间、浏览器、智慧助手、智慧搜索等应用,带来智慧办公体验,还基于HMS Core Kits基础能力开放为企业打造出HEM解决方案,实现了端到端智能设备管控,全场景接入和管理各种智能设备。

HEM(HUAWEI Enterprise Manager)是华为终端云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的全场景智能设备管控解决方案,支持内容管理、设备管控、应用管控、安全管控、网络管控和数据保护六大功能,覆盖华为手机、笔记本、平板、智慧屏、穿戴设备等多品类终端设备,实现自动化设备部署,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保障企业数据安全。

这真是将华为现有的能力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现有的产品服务体系显然还不成熟、甚至很薄弱。

另外“消费”转“商用”有一个基本背景在,那就是:

缺芯的情况愈发严重,如今华为大部分的硬件类业务却受到了影响,尤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5G、手机等业务,市场下滑已经成为了必然结局,其中5G订单方面,截止到目前,华为依然停留在91个,而爱立信、诺基亚等竞争对手,早已反超华为,爱立信已经拿到了131个5G订单,诺基亚也有101个订单。只要芯片不解决,这个差距还会越来越大,最终随着技术更迭以及市场形成的垄断,华为可能将逐步失去这个市场的未来。

都说华为非常重视对未来的战略研究,华为战略研究院负责5年以上的前沿技术的研究,担负起华为在未来5-10年技术领域的清晰路标,开创颠覆主航道的技术和商业模式,确保华为主航道可持续竞争力,但是居然没有预料到芯片、5G等被卡脖子的事儿,说明这个战略研究是失败的或者显然这应该叫技术发展研究,距离战略研究还有很大距离。一个以技术为核心基因、踏实做事的公司不重视形而上的战略预判是显而易见的致命弱点。

这很严峻,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种状况,中国确实要踏实下来做各领域的卡脖子的研发了,别一直盯着西方国家定义的显性GDP,中国赚小利、国外资本赚大利,我们付出的是低廉人工血汗和对环境的长期伤害。他老人家那个艰苦年代,原子弹都自己研发成了,如今我们要攻克新时代的课题。

上海不想封城、想继续保持金融港口、海运港口的高速运转,不能耽误赚钱,坚持了两年多,还是顶不住、封了。其实封与不封这两条路都很难,但痛定要思痛,外向型经济的时代基本结束了,别指望跟欧美交朋友了,人家就是想专门压制你崛起、避免世界秩序被冲破的,哪里还有什么和平发展的好事。上海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表征,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是要歇一歇了。

前不久各大数据机构公布了三月份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而华为仅有4%的市场份额,排名也已经下滑到全球第六,甚至已经不如vivo,可以说在没有芯片来源的情况下,为了让华为继续前进,找到新出路才是目前的第一要务,消费转商用这是他们的一缓兵之计,但有吃回头草之嫌,没有看到雄心,而是在吃老本、靠国家扶持和百姓的华为爱国情结吃饭。

国家要求国芯在2025年之前实现70%的自给率,华为的选择是:通过旗下的哈勃公司,一年多时间里出手三十余次,投资半导体企业,华为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通过投资入股的方式,迅速打入半导体制造产业,从而在硬件领域掌握主动权,实现以资本助推其他企业加速半导体发展、实现自身战略迂回。我们也希望华为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在核心芯片等卡脖子环节的研发突破。

消费转终端这是华为业务转型的一个关键现象,聊完这事儿我们再观察一下华为的相对完整的各关键业务发展构思:

二、华为业务构思

1、联接:

助力 5G 创新业务从技术验证走向商业应用。基于5G 的 AR、VR、自由视角视频等创新应用在全球多个区域和国家落地;RuralStar 系列解决方案为偏远村庄提供高质量的移动宽带服务,推进乡村数字化,已为全球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 6 千万偏远区域人口提供联接。

这我们要画一个很大的问号,手机5G都没干出去...这基于5G的其他应用就能顺利向全球推广了么?

2、智能技术:

昇腾 AI 助力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已有 20 多个城市规划和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赋能科研创新和产业发展。面向行业,华为联合伙伴发布“昇腾智造”、“昇腾智行”、“昇腾智巡”等系列行业解决方案,使能行业智能升级。

欧拉全新升级,成为面向数字基础设施的开源操作系统

3、个性化体验:

以 HarmonyOS 和 HMS 生态为核心驱动及服务能力,围绕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和影音娱乐为主的五大场景,为消费者打造极致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

继智能穿戴、智慧屏等之后,手机、平板及汽车座舱等更多品类华为产品与 HarmonyOS 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HarmonyOS 智能座舱让车上的应用服务可以与手机、智能家居等终端设备无缝流转,实现车联万物的便捷。

发布 HMS Core 6,开放领先的技术能力和服务包括图形、媒体、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 69个 Kit,共计开放 21,738 个 API。HMS 作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正愈发繁荣,HMS 全球应用数量同比增长 147%,全球应用分发量超过 4,320 亿次。这是个好现象。

4、打造数字平台:

依托端管云协同的 ICT 基础设施技术优势,加速构建共生共创共享的数字生态,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全球已有 700 多个城市、267 家世界500 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伙伴,华为企业市场合作伙伴超过 30,000 家。这没啥新意、也都是虚数,成交多少?

作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主流云服务厂商,华为云持续使能千行百业,已上线 220 多个云服务、210 多个解决方案,聚合全球超过三万家合作伙伴,发展260 万开发者,云市场上架应用超过 6,100 个。从客户角度来看,华为是不是行业业务专家的画像?

华为云发布开天 aPaaS,以开发者为核心,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开放平台,聚合伙伴能力,实现经验即服务,使能行业场景化创新,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

三、华为业务战略洞察

郭平总在财报致辞中说:未来始于假设。

应该说未来始于有战略前瞻性的合理假设。

那么华为的假设是什么呢?

过去三年,华为与产业界的客户、伙伴以及学者深入交流,通过 2,000 多场研讨,形成了面向下一个十年的思考:在宏观层面,提出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八大探索方向,阐述 ICT 技术如何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组织、个人带来哪些新机会;在产业层面,系统思考了通信网络、计算、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终端等领域的未来技术和发展方向。很显然,华为未来发力的核心仍然是信息通讯技术。

医:让健康可计算,让生命有质量。2030 年,通过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数据的建模计算,将能实现主动预防,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健康穿戴设备更加普及,借助物联网、AI 等技术,未来的治疗方案将不再千篇一律。怎么解决新冠防疫的主动性预防的问题?没有基础数据、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这要建立在产业的成熟度基础上。

食:用数据换产量,普惠绿色饮食。2030 年,人们可以利用农情多元数据图谱,实现精准农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模拟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湿度等要素,打造不受变化莫测气候影响的“垂直农场”;通过 3D 打印,获得符合个人健康需求且口感最佳的人造肉,实现从靠天吃饭过渡到靠数据吃饭。突然不敢吃肉了...这个想法不够Amazing。

住:新交互体验,让空间人性化。2030 年,基于万兆家庭宽带、全息通信等技术,打造数字化的物品目录,通过自动配送,实现储住分离;构建智能管理系统,打造物与物的自动交互,让人类有可能在零碳建筑中工作和生活;基于下一代物联网操作系统,从单品智能发展到多设备联动,实现居家和办公环境的自适应,打造新的交互体验,让人们拥有“懂你”的智能空间。

行:智能低碳出行,开启移动第三空间。2030 年,出行将是多维的创新系统。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能让我们拥有专属的移动第三空间;新型的载人飞行器不但能提升紧急救援效率,降低救急医疗物资的输送成本,甚至还能改变我们的通勤方式;通过定制与他人共享的高效出行方案,来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率,促进绿色出行。8年后可以开飞机上班了吗?这有点太理想化,我是不敢坐,哈哈,但是从浦西向浦东送点药啥的好像还行,这在上海疫情中已经实现了。

城市:数字新基建,让城市有温度,更宜居。2030 年,随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与应用,城市治理方案将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利用率和治理的效率将大幅提升,实现城市更智慧,居民将能享有更便利、更人性化的服务,生活在有温度,更宜居的城市中。如果真的要做漂亮的智慧城市,基于老城去打破现有格局很难了,要去找快速发展的、国家政策有倾侧的新型城市,在建设中自然融入城市数字新基建。但懂行的智慧城市专家们知道,其实这仍然是新基建的万里长城第一步,目前从网格化技术等城市核心技术上仍然还没有突破。

企业:新生产力重塑新生产模式,增强企业韧性. 2030 年,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依托数据的智能处理,依托协作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等新型装备,实现企业在研发、生产、供应、销售、服务等环节的柔性化重塑,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新生产模式,企业将拥有更强的韧性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环境。

能源:绿色能源更智能,呵护蓝色星球。2030 年,能源将更加绿色、更加智能。人们可以在近海、湖面部署新型清洁能源电厂;低碳数据中心和低碳站点将有望成为现实;利用虚拟电厂、能源云构建“源网荷储”全链路数字化的能源互联网。

数字可行:数字技术与规则塑造可信未来。2030 年,数字可信将成为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AI、区块链、隐私安全计算,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个人隐私安全保护相结合;双管齐下,共建数字可信的智能世界。

通信网络2030:立体超宽的智能联接将无处不在。网络联接的对象及边界将不断拓展。到 2030 年,随着XR、裸眼 3D、电子皮肤、电子鼻等技术的成熟,“数字视觉、数字触觉、数字嗅觉”将通过下一代网络,带来身临其境、天涯若比邻的颠覆式体验。

计算 2030:多样性计算将无所不及。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将无缝融合,人与机器实现感知、情感的双向交互;人工智能将无所不及,帮助人类获得超越自我的能力,成为科学家的显微镜与望远镜,让我们的认知跨越微小的夸克到广袤的宇宙,千行万业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计算能效将持续提升,走向低碳计算,帮助人类利用数字手段加速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计算将面临物理极限的挑战,既要从软件、架构和系统层面去创新,更要产业界共同探索新的计算基础,突破半导体物理层极限,构建智能、绿色、安全的未来计算。华为预测,到2030年,人类将进入YB数据时代,通用算力将增长 10 倍、人工智能算力将增长 500 倍。

数字能源 2030:全面低碳化、电气化、智能化转型。光伏、风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撼动传统化石能源地位,电力电子技术和数字化技术正深度融合,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比特管理瓦特”,并在“能源云”上实现各种智能化应用。华为预测,到 2030 年,在能源生产侧,风光新能源成为主力电源之一,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总量比例50%;在能源消费侧,终端电气化率将超过 30%,电动汽车占新车销量的比例将超过50%,超过 80% 的数字基础设施将采用绿能供电。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2030:数字世界将进入每一辆车。未来十年,电动化 + 智能化的大潮不可阻挡,ICT 技术与汽车产业趋于融合。预计到 2030 年,中国自动驾驶新车渗透率将超过 20%;车载算力将整体超过5,000TOPS;车载单链路传输能力将超过 100Gbps。抓住智能化趋势,产业将迎来智能驾驶、智慧空间、智慧服务和智能生产的大发展,华为希望以自身的 ICT 技术赋能产业智能化,帮助车企造好车。

智能终端 2030: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未来十年,消费者终端入口更加立体化,手机、PC、平板、TV、手表等用户设备单品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多终端设备间协同工作将给用户带来非凡的“超级终端”体验,从个人移动终端体验向居家、办公、出行的空间智能化体验发展;人机交互更加自然,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计算机视觉技术广泛普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进一步融合,VR、AR 技术的发展推动沉浸式交互的新体验;智能主动服务变得更加精准,在充分理解用户习惯、保障隐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发展。

四、华为未来的核心力量:重构

基于以上的假设,华为确定了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与生态圈合作共赢,同时踏踏实实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投入未来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前进,持续加大投入,依靠人才、科研和创新精神三要素,力求实现技术底座的重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集结各种 ICT 技术和全球经验,协助各行各业的客户开展数字化转型,为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

力求实现技术底座的重构,就是华为将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加强系统工程创新,推动基础理论、架构和软件的三个重构。

首先是理论重构,我们持续探索新一代 MIMO 和无线AI 等理论与技术,进一步逼近香农极限。同时研究语义通信等新理论,尝试超越香农极限,为通信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在通信理论的前沿探索已经开始“沿途下蛋”,Massive MIMO 创新产品 MetaAAU,可以同时提升小区 30% 上行覆盖和 30% 下行覆盖,边缘用户平均体验可提升 25%,相比传统 AAU,能耗降低约30%。这个思路是不是有问题,是在既有的轨道上超越一条路的极限还是寻找另外一类新路。

其次是架构重构。在通信领域,将无线和光的技术充分协同,引入光电融合技术,解决无线超高频、超大带宽、超高速的问题,并突破未来芯片面临的工艺瓶颈。计算架构方面解决当前“AI、大数据应用蓬勃发展,而传统计算架构仍以 CPU 为中心”这一矛盾,华为正在设计“对等”架构,利用灵衢总线,让 GPU、NPU 以及全新硬件能够支撑 AI 业务的大发展。我们预计,将这一设计扩展到计算中心后,第三代的集群计算中心将能提升 5-10 倍的性能。

最后是软件重构。面向未来,随着 AI 的爆发,对算力的需求急剧增加,但是硬件工艺进步放缓。我们提升了软件优先级,梳理了基础软件的技术体系,在高性能易扩展、泛存储、易开发等技术方向取得突破,通过HarmonyOS、欧拉更有效地发挥多样化硬件的算力潜能;通过 MindSpore 框架,帮助科学家、工程师们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华为以 AI 为中心的全栈软件重构,有望创建新的生态。我们的软件提升计划,使无线小区数和调度用户等关键指标提升 1 倍;以太交换机用户接入性能提升了 3 倍;光传输产品大幅提升了领先能力。

组织架构:基于以上的战略规划,华为重新调整了组织架构。

逐步打造公司支撑不同业务发展的共享服务平台,并有序形成公司统治实施的抓手,公司设平台协调委员会,以推动平台各部门的执行运作优化、跨领域运作简化、协同强化,使平台组织成为“围绕生产、促进生产”的最佳服务组织。集团职能平台是聚焦业务的支撑、服务和监管的平台,向前方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服务,在充分向前方授权的同时,加强监管。这块我相信他们在执行中,管理人员一定会遇到麻烦和困惑,服务与监管,授权与监管本身都是矛盾的。

人才重构

战略的实现关键在于开放创新及广纳英才。华为总结了 ICT 行业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吸引全球优秀人才,让世界级人才来攻克世界级难题。公司提出“让天才成群而来”,让专家在关键业务领域充分发挥作用,让他们在科学领域“横冲直撞”,以人才的浓度对抗技术的难度。

方向要大致正确,组织要充满活力。一个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无生命的机制构建。

这点非常赞同,这恰恰是华为可以卓越发展的根本动因之一,很多组织落伍或者失败恰恰在于僵化的、过时的、毁灭了人们活力的机制。

面向未来,华为既要大胆假设,勇于探索产业技术前沿方向;也要坚持以规则的确定性,来克服环境的不确定性。

我希望华为对这个规则的理解不局限于工作的规则与技术的规则,不要再重蹈覆辙,避免抓住芝麻、被西瓜皮绊倒。

最后,希望中国民族企业中的翘楚—华为—发展越来越好!

---------------------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