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企业数字化战略方向:打造价值创造“自动化流水线”

时间:2022-03-11来源:不如她浏览数:121

引言

数字化作为一项通用技术,可以在企业的每一个业务环节、每一个角落产生价值。在华为数字化示范性园区甚至看到过数字化技术“武装到厕所”。

看似极端的例子,朋友们不会认为这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向。

其实不然。在厕所蹲位紧张时,“蹲位在线”可以让员工少跑路,或者内急时精准跑路。往大里说,这是提升员工体验的一方面。员工体验不好,导致人才流失。企业还谈什么战略发展啊?

数字化转型作为当前大多数企业的一项战略性的发展措施,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那究竟有没有有章可循呢?相信这是许多企业管理层正在为之犯愁的问题。

《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地图》介绍、解读了斯隆管理评论发表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要素》。不过太多的选择,其中也包括了前面提到的“员工体验提升”,估计依然无法解决“大人们的选择困难症”。

《哈佛商业评论》在“数字化转型未必等于颠覆”一文中指出:“即使在数字化颠覆最严重的经典行业,如果你深入也观察,也会看到更复杂的真相。是否会被颠覆,取决于你为顾客提供的服务。如果和新进入的颠覆者相比,在位企业可以使用数字化工具,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仍然繁荣发展。”

本文从过去已经发生的,以及正在发生的入手进行分析,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方向。那就是,企业应该以已有优势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技术,进一步围绕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价值链(或者说端到端业务价值流)为主线,打造价值创造的“自动化流水线”

一、已经发生的:生产自动化流水线

记得小时候,我哥从城里带回香肠,味道甚是好吃。不过,那是白米饭都不足的年代,似乎什么都好吃。好奇的问我哥,香肠是怎么做出来的。我哥骗我说,“在工厂里,有一种机器,把家里养的猪赶进去,很快香肠从机器那头出来了。”

如今生产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猪进去香肠出”的工厂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基本变成了现实。

回顾过去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近三个世纪以来工业化的进程。

首先,是18世纪以纺织机为代表的机械化替代了部分手工劳动

(珍妮纺纱机,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接下来,以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为理论基础,20世纪初福特公司建设了第一条生产流水线

(福特T型车生产流水线,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它使产品的生产工序被分割成一个个的环节,工人间的分工更为细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极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制成品被大量生产出来,尤其是多样的日用品在流水线上变成了标准化商品。汽车生产流水线以标准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适应了美国当时的国情,汽车工业迅速成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摘自百度百科)

从此,工人便成为了生产线上的“工作机器”。尽管历史过后,从人文主义角度看存在不少的非议,但对于经济发展进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照片记录的是早上富士康深圳工厂旁边,工人们走过路口的场景。

再后来,随着自动化技术进步,无人介入的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开始在汽车、电子、食品加工等诸多行业开始投入使用。

全自动化的啤酒生产工厂车间。

全自动化的电子产品生产车间。

如果没记错的话,如果回到30年前,任何一条全自动化的生产线都可以被誉为“印钞机”。几乎很少的人工成本、7*24小时的生产能力。但如今“印钞机”已经建成,却没有印出钞票来,问题出在哪里呢?

同质化的产品过剩。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产品成为了大众化、廉价的代名词。

成本结构发生变化。产品生产制造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的占比越来越小。以苹果手机为例,据了解富士康代工生产的费用大约10美元,不到销售价格的1%。

尽管工业化生产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并非本文谈论的重点,但也顺带提一下。

1、设备运行故障自预测、自修复

当前的自动化主要体现在设备正常运行状态下,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之后,依然需要人为进行干预,以恢复生产。

以水力发电企业,已经实现了全自动控制。即使如此,依然无法完全无人工厂。一方面,检修人员依然在岗待命,一旦出现故障,随时出动。另一方面,日常运行管理人员依然重复着传统的管理工作。

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完全无人值守,还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突破如下挑战:

挑战1:大量的传感器应用,完整检测设备运营状况;

挑战2:基于大量数据的算法建模分析,提供精准的预测。

2、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部分生产厂商已经开始进行尝试和准备。前一段参加一家啤酒生产客户时,离开时,惊喜的收到客户赠送的定制啤酒。除此以外,个性化口味的啤酒更是样式非常多了。

白酒的生产工艺非常传统,但在包装和外形上可以向个性化方面发展,为各种婚庆等提供私人定制。开始是差异化的,未来就变成了标准配置。

相应的挑战分别来自:

挑战1:生产设备的柔性调整能力。

挑战2:大规模的个性化需求的端到端传递,并非简单的信息传递过程,这将是一大挑战。因为这将涉及到生产上下游的研发、销售、交付与服务等全价值链。

3、生产成本更低酝酿新商业模式

当前部分行业,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促使生产设备升级,依然有降低生产成本的潜力。

如果进一步将此变成竞争优势,象电子产品行业一样,成为所在行业的“代工之王”。新的商业模式就此诞生了。

二)正在发生的:服务自动化“流水线

服务行业也紧随经历了与工业生产类似的变革。众所周知,麦当劳等西方快餐行业率先采用类似工业化的食品加工生产线,高效的生产出品质和味道几乎一样一样的食品来。

不仅如此,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到来,银行、交通等更多的服务行业带来看似颠覆性的变化。

以老百姓所熟悉的出租车行业为例,带领朋友们一起回顾这一行业又经历了与工业化生产类似的变迁。

首先,人力黄包车与马车时代。毫不夸张的说,二者并行了数千年。甚至跟技术进步无关,而是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接下来,出租汽车的出现。出租汽车替代了马车,与工业革命的机械化相类似。

直到最近几年,DD、Uber等网约车出现,出租汽车行业才有了再一次的升级。从传统的出租汽车到网约车,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体验升级是显而易见的,无需在此啰嗦。

网约车系统由平台运营商、签约网约车、乘客三方构成,这个跟传统出租汽车行业并没有差别。

网约车的出现,有其偶尔性,但有技术发展的必然性。

首先是网络通讯技术,确保三方信息、指令得到实施的传递。主要的信息包括网约车、乘客的位置、网约车闲忙状态、乘客请求、平台对网约车的指令等等,甚至包括运营区域的实时交通路况。

第二大关键要素计算能力,确保乘客的服务请求得到响应。为此,网约车平台所需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最优的统筹分析算法能力。

如果跟工业化生产发展类比,网约车平台由机械化生产升级到了生产流水线。只是后者是物理的产线,前者通过网络联接而成的“软性”的生产线。网约车司机从此变成了产线工人。

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呢?不难想象,类似于生产线工人下岗的历史势必再次重演。当自动驾驶技术相对成熟之后,网约车司机也将从网约车“流水线”上解放出来。

到那个时候,网约车系统也将变成城市的“人体自动传送带”。另一方面,工业化生产当前所面临的乘客个性化需求,现在已经开始得到满足,快车、专车等开始粗糙的细分。相信将进一步进行细分,或许哪天心血来潮想打一辆柯尼塞克超跑兜兜风,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除此以外,物流行业、零售商业也都正在经历着类似的转变。所在行业的朋友们可以按照相同模式进行类比延展。

三、即将发生的:价值创造“自动化流水线”

前面简要回顾了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农业,尤其是养殖业早已走上了“自动化流水线”的生产模式。

遗憾的是,尽管本人出身农村,但还停留在30年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仅有经验。因此不再赘述。

正如前面提到的,即使具有工业化的全自动化生产线的企业,由于成本结构变化以及越来越个性化需求,已经或者将要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服务行业作为工业化生产模式的追随者,同样将要面临类似的问题。

价值链分析法

价值链(valuechain)是对企业进行系统整合研究的一个基本模式。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价值链分析模型,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价值链分析模型上可以看到,无论是产品生产,还是服务,都只是属于企业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服务的其中一个业务环节。

由于价值链分析模型经过了高度抽象,朋友们看了或许没有感觉。我们不妨了解先进企业以此为理论基础的具体实践。

(华为端到端价值链,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华为的案例可以看出,以生产/服务向前延伸到客户提出需求,向后延伸到接收到产品/服务的完整过程。

从《捋企业进化简史,探数字化转型逻辑》一文可以了解到,华为从公司层面看,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主业务流由“两大一小”端到端流程构成,包括IPD、LTC、ITR。

按照前面产业生产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类比,端到端流程就相当于无形的生产流水线。据了解,我们大部分的企业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

每一个看起来“满腹经纶”的知识工作者,在这无形的生产流水线上,按照预定的规则,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几乎相同的工作。跟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人的差别在于动手还是动脑。

因此,过去讨论的是流水线操作工的生存状况,如今或许该开始反思“知识工作者”的生存模式了。

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呢?

毫无疑问,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或者重构端到端价值链,一方面,提升端到端整体的运作效率,提升批量个性化需求的相应能力;另一方面,逐步将“知识工作者”从重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由于完整的介绍端到端价值链的变迁将是一项浩大工程,因此下面以员工开收入证明案例来直观了解。

阶段一、员工通过电子流(简单理解就是电子化流程)提出收入证明开具申请;主管审批;员工去人事大厅;HR专员验证身份后打印收入证明;员工领取;

阶段二、员工提电子流申请;主管审批;员工去专用的机器自助打印收入证明。相比前一阶段,HR专员从“流水线”上解放了。

阶段三、员工提电子流申请;主管审批;公司系统自动将收入证明电子件发送到员工邮箱;去通用的打印机打印(可选)。这是当前的现状,相比前一阶段,员工基本不用再跑路了。

下一步呢?未来或许华为开放数据接口,收入证明的接收方(如银行贷款机构)得到员工授权后调用数据接口即可。

后记

在以数字化技术升级为主的生产/服务自动化、智能化的“流水生产线”建设方面,企业将遇到的挑战并不大,这是当前大部分企业所乐于投入的。

但需要意识到,这仅仅只是企业战术性的措施,并非真正数字化转型战略。

打造以客户价值创造为目标的端到端的数字化、自动化的“流水线”,才是数字化转型的下一个战略目标。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