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商业智能和大数据价值的不断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对BI商业智能系统有了不同程度的探索。据悉,商业智能的应用每年正以5%~6%的速率增长,中小企业的形势尤为迅猛,其应用范围大到全面布局,小到具体业务,帮助企业利用数据分析企业运行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决策和预判,成果有目共睹。然而,很多未接触过的企业会认为商业智能系统只是买个技术买个软件而已。其实不然,作为一个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从前期部署到后续维护,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比如数据系统后端架构,企业业务需求的适应,实施技术如何融入到内部工作流程等等。那么,企业到底该如何重新定义商业智能BI。
一、商业智能BI的定义
BI(Business Intelligence),是用于帮助公司更好地使用数据以提高决策质量的技术的集合。这是从大量数据中钻取信息和知识的过程。BI是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可以从企业的不同业务系统中提取有用的数据,执行集成清洗,同时确保数据准确性,执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并使用适当的查询和分析工具快速、准确地为企业提供报告呈现和分析,并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二、商业智能BI的本质
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智能BI无法直接生成决策,而是使用BI处理的数据来支持决策。核心是通过构建数据仓库平台来有效地集成数据和组织数据,以支持分析决策并实现其价值。BI最终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是可视报告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是结果,只能达到查询的效果。该查询只能告诉我们结果是什么以及是否存在问题。并且基于可视化图表的数据分析可以告诉我们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只要发现问题那么也就找到原因了,那么企业业务人员或管理人员如何让做出决策就变得简单易行。
三、BI在企业中的定位
在企业的定位可以是:数据分析挖掘+报表查询和展现+数据预警+数据管理。
1、数据分析挖掘:配合数据挖掘工具,关联业务数据,分析业务;
2、报表查询和展现:简单报表的快速查询和制作;
3、数据预警:数据实时加载呈现,指标预警;
4、数据管理:数据和报表的权限管理,防止信息外露。
四、商业智能BI在企业中应用的3个方面
1、可视化报表的展现
在BI中,使用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二维表格等图形可视化的方式将企业日常的业务数据(财务、供应链、人力、运营、市场、销售、产品等)全面展现出来,再通过各种数据分析维度筛选、关联、跳转、钻取等方式查看各类业务指标。
2、数据的“异常”分析
数据的异常分析利用的是对比分析法。在可视化报表上,如果业务人员发现了一些数据指标反映出来的情况超出了日常经验判断。这时就需要要对这些 "异常" 数据进行有目的的分析,通过相关联的维度、指标使用钻取、关联等分析方式探索出可能存在的原因。
3、业务建模分析
业务建模分析通常是由精通业务的业务人员提出,通过合理的建模找出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将其反映在可视化报表上,并最后要回归到业务,形成决策并不断优化的一个过程。业务建模简单来说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业务分析的逻辑思维模型,只是用数据、图表化的方式将它们有效组织起来去验证我们对业务分析的逻辑判断。它可由一个或多个图表组成,也可通过一组或多组数据图表支撑,依据企业的业务模型来确定。
五、企业如何搭建商业智能BI
1、企业需求分析
很多之前没有实际接触过商业智能BI的企业,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认为安装BI就和安装一个程序软件一样,不需要做任何准备,点击安装运行,一切就结束了。
实际上,BI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它需要嵌入到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中,既要对接企业业务活动积累的数据,又要IT人员处理执行,还要数据分析人员产出专业化的图形报表。是一个融合到企业内部工作流程,需要针对性地融入各行各业企业的特色信息化系统。
2、数据仓库建设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商业智能BI作为信息化的延续最不能忽视的当然就是数据,为了做到这一点,它需要把企业各种不同的业务系统打通,然后抽取到一个统一规范的仓库中,这就是数据仓库的来源。
3、可视化数据分析
要想回答商业智能BI有什么用,就要回到源头想答案。决定部署BI系统的是谁,是企业的管理决策人员,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服务的是谁,是管理人员,最想全面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分析决策的也是管理人员,这就是BI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