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解读

时间:2022-01-05来源:曾经的曾经浏览数:839

关于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的通知

工信部联规〔2021〕2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教育、科技、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国资主管部门,各中央企业,各有关单位:

      现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教育部

科技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1年12月21日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理解《规划》内容,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相关问题解读如下。

      《规划》的编制背景

      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以来,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形成了央地紧密配合、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一是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国内市场满足率超过50%,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43家。

      二是支撑体系逐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300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42项;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近100个。

      三是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5%、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涌现出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式新业态。

      国际方面,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聚焦制造业。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均将智能制造作为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

      国内方面,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规划》的总体考虑

      《规划》的总体考虑主要有以下3点: 

      一是突出系统观念。智能制造是一项持续演进、迭代提升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分步实施,并行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深入研究了智能制造理论体系、战略路径、目标体系和推进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围绕智能制造系统的建设,着力打造涵盖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4个体系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同时,聚焦新阶段新要求,统筹考虑区域、行业发展差异,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和企业积极性,分层分类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已由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转向系统创新、深化应用的新阶段。但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供给体系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等突出问题。《规划》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系统创新”“深化推广应用”“加强自主供给”“夯实基础支撑”等任务。 

      三是突出融合发展。既突出要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又强调要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开展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提出推进智能制造的总体路径是: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未来15年通过“两步走”,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一是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

      二是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规划》提出了2025年三项具体目标: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 

      ——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70%和50%。培育15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完成200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120个以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规划》的重点任务

      结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基础,《规划》紧扣智能制造发展生态的四个体系,提出“十四五”期间要落实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四项重点任务。 

      (一)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

      一是攻克4类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基础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共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

      二是构建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突破生产过程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跨企业信息交互和协同优化以及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仿真优化4类系统集成技术。

      三是建设创新中心、产业化促进机构、试验验证平台等,形成全面支撑行业、区域、企业智能化发展的创新网络。 

      (二)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

      一是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开展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等多层级的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

      二是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智能制造发展。

      三是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针对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制定实施路线图,建设行业转型促进机构,组织开展经验交流和供需对接等活动,引导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四是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鼓励探索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路径,加快智能制造进集群、进园区,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先行区。 

      三)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

      一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4类: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融合了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二是聚力研发工业软件产品,引导软件、装备、用户等企业以及研究院所等联合开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等工业软件。

      三是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包括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专业化解决方案,以及面向中小企业的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解决方案。 

      (四)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一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持续优化标准顶层设计,制修订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加快标准贯彻执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二是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算力、工业互联网平台3类基础设施。

      三是加强安全保障,推动密码技术应用、网络安全和工业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加大网络安全产业供给,培育安全服务机构,引导企业完善技术防护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

      四是强化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标准,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建设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培养高端人才。

       《规划》部署的专项行动

      围绕创新、应用、供给和支撑等四个方面,《规划》部署了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等六个专项行动: 

      一是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重点突破基础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共性技术以及适用性技术等4类关键核心技术,生产过程数据集成、业务互联、协同优化以及仿真优化等4类系统集成技术。 

      二是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面向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打造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和智慧供应链,形成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示范。 

      三是开展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四个传统产业的特点和痛点,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 

      四是开展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行动,加快研发基础零部件和装置、通用智能制造装备、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新型智能制造装备等四类智能制造装备。 

      五是开展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加快开发应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控制执行、行业专用及新型软件等六类工业软件。 六是开展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从标准体系建设、研制、推广应用和国际合作等四个方面,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走深走实。

       《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加强部门协同和央地协作,充分发挥专家、研究机构和智库作用等,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形成系统推进工作格局。 

      二是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加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鼓励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加大投资,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鼓励各方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研究发布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 

      四是深化开放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国外机构在华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示范工厂、培训中心等,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决方案“走出去”。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全文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 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发展智能制造对于巩固实体经济根 基、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为贯 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编制 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近

      十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 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供给能 力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满足率超过 50%,主营业务 收入超 10 亿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达 40 余家。支撑体系逐 步完善,构建了国际先行的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标准 285 项, 牵头制定国际标准 28 项;培育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 互联网平台近 80 个。推广应用成效明显,试点示范项目生产 效率平均提高 45%、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 35%、产品不良 品率平均降低 35%,涌现出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 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新模 式新业态。但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智能制造发展仍存在 供给适配性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应用深度广度不够、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一代信 息通信、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不断突破,并与先进制 造技术加速融合,为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供 1了历史机遇。同时,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 趋复杂,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更趋激烈,大国战略博弈进一步 聚焦制造业,美国“先进制造业领导力战略”、德国“国家工业 战略 2030”、日本“社会 5.0”等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发展战 略,均以智能制造为主要抓手,力图抢占全球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但制造业供给与市场 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 约束趋紧等问题凸显。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 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 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 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提高质 量、效率效益,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助力 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深化改革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着力提升创新能力、供给能力、支撑能力和应用水平,加快构 2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 同、智能化变革,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造强国建 设、发展数字经济、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 支撑,加强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 集成技术。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组建联合体,开展技 术、工艺、装备、软件和管理、模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用,强化企业在发展智能制造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 战略规划引导、标准法规制定、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作用,营 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内生动力。

      坚持融合发展。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推动新一代信 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推 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带动上下游企业智能制 造水平同步提升,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坚持安全可控。强化底线思维,将安全可控贯穿智能制造 创新发展全过程。加强安全风险研判与应对,加快提升智能制 造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功能安全保障能力,着力防范化解产 业链供应链风险,实现发展与安全相统一。

      坚持系统推进。聚焦新阶段新要求,立足我国实际,统筹 考虑区域、行业发展差异,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 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充分发挥地方、行业和企业积极性, 3分层分类系统推动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三)发展路径和目标

      “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 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 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 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 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 2035 年,规模以上制 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 智能化。

      2025 年的主要目标是:

      ——转型升级成效显著。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 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 500 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 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 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

      ——供给能力明显增强。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软件技术水 平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满足率分别超过 70%和 50%。培育 150 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 方案供应商。

      ——基础支撑更加坚实。建设一批智能制造创新载体和公 共服务平台。构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标准体系和网络基础设 施,完成 200 项以上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建成 120 个以 4上具有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

      三、重点任务

      (一)加快系统创新,增强融合发展新动能。

      强化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创新, 打好关键核心和系统集成技术攻坚战,构建完善创新网络,持 续提升创新效能。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 制造全过程,突破设计仿真、混合建模、协同优化等基础技术, 开发应用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技术,攻克智能感 知、人机协作、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研发人工智能、5G、 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在工业领域的适用性技术。

      加速系统集成技术开发。面向装备、单元、车间、工厂等 制造载体,构建制造装备、生产过程相关数据字典和信息模型,开发生产过程通用数据集成和跨平台、跨领域业务互联技术。面向产业链供应链,开发跨企业多源信息交互和全链条协同优化技术。面向制造全过程,突破智能制造系统规划设计、建模 仿真、分析优化等技术。

      推进新型创新网络建设。围绕关键工艺、工业母机、数字 孪生、工业智能等重点领域,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 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载体。鼓励研发机构 创新发展机制,加强数据共享和平台共建,开展协同创新。推 动产业化促进组织建设,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设一批试 验验证平台,加速智能制造装备和系统推广应用。

      专栏 1 智能制造技术攻关行动

      01 关键核心技术 

      突破产品优化设计与全流程仿真、基于机理和数据驱动的混合建模、多目标 协同优化等基础技术;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近净成形、分子级物性表征 等先进工艺技术;工业现场多维智能感知、基于人机协作的生产过程优化、 装备与生产过程数字孪生、质量在线精密检测、生产过程精益管控、装备故 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复杂环境动态生产计划与调度、生产全流程智能决策、 供应链协同优化等共性技术;5G、人工智能、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 在典型行业质量检测、过程控制、工艺优化、计划调度、设备运维、管理决 策等方面的适用性技术。

      02 系统集成技术 

      开发基于信息模型和标准接口的可复用数据集成技术;制造装备、产品设计 软件、管控软件、业务管理软件等之间的业务互联技术;面向产业链供应链 协同的包含订单、质量、生产实绩等内容的企业信息交互技术;公有云、混 合云和边云协同的灵活云化部署技术;涵盖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 全过程的复杂系统建模技术;基于模型的价值流分析和优化技术。

      (二)深化推广应用,开拓转型升级新路径。

      聚焦企业、行业、区域转型升级需要,围绕车间、工厂、 供应链构建智能制造系统,开展多场景、全链条、多层次应用 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全过 程、全要素深度融合,推进制造技术突破和工艺创新,推行精 益管理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泛在感知、数据贯通、集成互联、 人机协作和分析优化,建设智能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协同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同步实施智能制 造,打造智慧供应链。鼓励各地方、行业开展多场景、多层级 应用示范,培育推广智能化设计、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定制、 共享制造、智能运维服务等新模式。

      专栏 2 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行动

      01 智能场景

      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5G、大数据、区块链、虚拟现实(VR)/增强现 实(AR)/混合现实(MR)等新技术在制造环节的深度应用,探索形成一 批“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虚拟/增强/混合现实(XR)+”等智能场景。

      02 智能车间

      覆盖加工、检测、物流等环节,开展工艺改进和革新,推动设备联网和生产 环节数字化连接,强化标准作业、可视管控、精准配送、最优库存,打造一 批智能车间,实现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和管理智能化。

      03 智能工厂

      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围绕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开展智 能化升级,优化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强化精益生产,打造一批智能工厂, 推动跨业务活动的数据共享和深度挖掘,实现对核心业务的精准预测、管理 优化和自主决策。

      04 智慧供应链

      面向汽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电力装备、医疗装备、家用电器、集成电路等行业,支持智能制造应用水平 高、核心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配置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建设供应链协同平台, 打造数据互联互通、信息可信交互、生产深度协同、资源柔性配置的供应链。

      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 工程,针对中小企业典型应用场景,推广一批符合中小企业需 求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挥示 范引领作用,开展装备联网、关键工序数控化、业务系统云化 等改造,推动中小企业工艺流程优化、技术装备升级。依托数 字化服务商,提供数字化咨询诊断、智能化改造、上云用云等服务。

      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针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 料、消费品等领域细分行业特点和痛点,制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分步骤、分阶段推进。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加大技 7术改造投入,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管理优化和生产 过程智能化。建设行业转型促进机构,加快数据、标准和解决 方案深化应用。组织开展经验交流、供需对接活动,总结推广 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

      专栏3行业智能化改造升级行动

      01 装备制造领域

      满足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高端化发展等需要,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 产线以及新技术与工艺结合的模块化生产单元;建设基于精益生产、柔性生 产的智能车间和工厂;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远程运维服务、个性化定制等 模式。

      02 电子信息领域

      满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缩短研制周期等需要,建立复杂电磁环境下 的企业通信网络和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实现企业内数据可靠传输;推进电子 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的集成应用;开发智能检测设备与产 品一体化测试平台;建设智能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生产经营决策系统。

      03 原材料领域

      满足安全生产、降耗减碳、提质降本等需要,实施大集团统一管理下的多基 地协同制造;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实现工艺流程优化、工序动态协同、 资源高效配置和智慧决策支持;针对民爆、矿山、危化品等危险性较大企业 推广少人无人作业,实施安全一体化监控;实施大型制造设备健康监测和远 程运维,保证流程安全运行;打造全生命周期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全产业链 优化。

      04 消费品领域

      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满足多样化、高品质需求,大力推广面向工序的专 用制造装备和专用机器人;支持供应链协同和用户交互平台建设,发展大规 模定制;促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区域智能制造发展。鼓励地方创新完善政策体系,探 索各具特色的区域智能制造发展路径。推动跨地区开展智能制 造关键技术创新、供需对接、人才培养等合作。鼓励地方、行业组织、龙头企业等联合推广先进技术、装备、标准和解决方 案,加快智能制造进园区,提升产业集群智能化水平。支持产业特色鲜明、转型需求迫切、基础条件好的地区建设智能制造 先行区,打造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策源地、示范应用集聚区、关 键装备和解决方案输出地。

      (三)加强自主供给,壮大产业体系新优势。

      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发展装备、软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新兴产业,加速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引领 带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 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 基础零部件和装置。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 融合,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 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 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聚力研发工业软件产品。推动装备制造商、高校、科研院 所、用户企业、软件企业强化协同,联合开发面向产品全生命 周期和制造全过程的核心软件,研发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开 发环境,研制面向细分行业的集成化工业软件平台。推动工业 知识软件化和架构开源化,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云化部署。依托 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开展安全可控工业软件应用示范。

      专栏 5 工业软件突破提升行动

      01 研发设计类

      软件开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 艺计划(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流程工艺仿真、电子设计自 动化(EDA)、产品数据管理(PDM)等。

      02 生产制造类

      软件开发制造执行系统(MES)、高级计划排程系统(APS)、工厂物料配送管 控系统(TMS)、能源管理系统(EMS)、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软件(PHM)、 运维综合保障管理(MRO)、安全管理系统、环境和碳排放管理系统等。

      03 经营管理类

      软件开发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客户关系管理 系统(CRM)、人力资源管理(HRM)、质量管理系统(QMS)、资产绩 效管理系统(APM)等。

      04 控制执行类

      软件开发工业操作系统、工业控制软件、组态编程软件等嵌入式工业软件及集成 开发环境。

      05 行业专用软件开发

      面向特定行业、特定环节的模型库、工艺库等基础知识库,面向石化、 冶金等行业的全流程一体化优化软件,面向大型装备的设计/生产/运维一体 化平台软件,面向中小企业的综合管控平台软件等。

      06 新型软件开发

      工业 APP、云化软件、云原生软件等。

      着力打造系统解决方案。鼓励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 商与用户加强供需互动、联合创新,推进工艺、装备、软件、 网络的系统集成和深度融合,开发面向典型场景和细分行业的 解决方案。聚焦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开发轻量化、易维护、 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加快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推动规范 发展,引导提供专业化、高水平、一站式的集成服务。

      (四)夯实基础支撑,构筑智能制造新保障。

      瞄准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健全完善计量、标准、信息基础 设施、安全保障等发展基础,着力构建完备可靠、先进适用、 安全自主的支撑体系。深入推进标准化工作。持续优化标准顶层设计,统筹推进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基础共 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加强现有标准的优化与协同,在智 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方面推动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 标准、企业标准相互协调、互为补充的标准群。加快标准的贯 彻执行,支持企业依托标准开展智能车间/工厂建设。积极参 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技术成熟度高的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 同步发展。

      专栏 6 智能制造标准领航行动

      01 标准体系建设

      定期修订《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建设纺织、石化、建材、汽 车、航空、船舶、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家电、食品、钢铁、有色金属、 新能源等细分领域的行业应用标准体系。

      02 标准研制

      加大标准试验验证力度,推动数字孪生、数据字典、人机协作、智慧供应链、 系统可靠性、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一体化等基础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制修 订,满足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开展行业应用标准研制。

      03 标准推广应用

      围绕智能车间/工厂建设、新模式应用、供应链协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 开展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形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调配套 的标准群,推进试点成果在中小企业和同行业企业的应用。

      04 标准国际合作

      继续加强中德智能制造/工业 4.0 标准合作,拓展中日、中英等合作,积极参 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持续提升中国方案在国际标准中的贡献度,深化双边、 多边标准化交流机制,形成一批标准化成果。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工业互联网、物联网、5G、千 兆光网等新型网络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鼓励企业开展内外网 升级改造,提升现场感知和数据传输能力。加强工业数据中心、 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 用。支持大型集团企业、工业园区,围绕内部资源整合、产品 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中小企业服务、工业数 据处理分析,建立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全要素、 全产业链数据的有效集成和管理。

      加强安全保障。加强智能制造安全风险研判,同步推进网 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功能安全,推动密码技术深入应用。实施 企业网络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 12任。完善国家、地方、企业多级工控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网络, 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监测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数据跨 境传输备案与监管机制。建立符合政策标准要求的技术防护体 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培育安全服务机构,加大网络安全技术产 品推广应用,提升诊断、咨询、设计、实施等服务能力。强化人才培养。定期编制智能制造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和紧 缺人才需求目录,研究制定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标准。依托高技 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机构,开展大规模职业培训。加强应届毕业 生、在职人员、转岗人员数字化技能培训,推进产教融合型企 业建设,促进智能制造企业与职业院校深度合作,探索中国特 色学徒制。深化新工科建设,在智能制造领域建设一批现代产 业学院和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优化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设 置,加快高端人才培养。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鼓励开 展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技能竞赛。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部门协同,统筹实施智能制造 工程,深入开展技术攻关、装备创新、示范应用、标准化、人 才培养等。加强央地协作,鼓励地方出台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 引导各类社会资源聚集,形成系统推进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智 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专业智库作用, 开展智能制造前瞻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研究。鼓励企业结合自 身实际加快实施智能制造,持续做好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 作。

      (二)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加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等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支持。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 装备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支持政策。鼓励国家相关产业基 金、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的投资力度。发挥国家产融合作 平台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中长期贷款支 持,开发符合智能制造特点的供应链金融、融资租赁等金融产 品。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股权、债权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

      (三)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鼓励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产 业园区、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建设智能制造公共服务 平台,支持标准试验验证平台和现有服务机构提升检验检测、 咨询诊断、计量测试、安全评估、培训推广等服务能力。制定 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规范,构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服务 网络。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鼓励第三方机构开展智能制造能力 成熟度评估,研究发布行业和区域智能制造发展指数。

      (四)深化开放合作。

      加强与相关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 的交流,开展智能制造技术、标准、人才等合作。鼓励跨国公 司、国外科研机构等在华建设智能制造研发中心、示范工厂、 培训中心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 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依托共 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 关系协定(RCEP)等,鼓励智能制造装备、软件、标准和解 决方案“走出去”。

      五、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各有 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抓好重点任 务落实。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做好信息 反馈工作。相关行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协同推 动规划的贯彻落实。有关部门、各地方、相关行业组织要加强 智能制造经验模式总结和宣传推广。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