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时间:2024-07-10来源:疲惫的笑容浏览数:31次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就业、财政收入、减轻政府负担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提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又被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俗话说:数转难,难于上青天,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是难上加难。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诸多的问题:
第一,虽有数字化的意识,但无建设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规划能力、组织能力、技术能力、资金能力等等;
第二,落后的基础,这种基础包括管理基础、技术基础、硬件基础等;
第三,缺乏长期主义的支撑,老杨认为这种支撑有两种,一种是中小企业内部对于数字化转型建设长期信念的支撑,比如持续性的投入;而另一种是来自于外部第三方服务的支撑,比如长期陪跑的能力;
总结起来一句话就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底子薄、基础差、意识淡、能力弱,需要多方合力方可见成效。所以政府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不遗余力,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资金支持,但效果一直不明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成果一直不温不火,原因何在?老杨分析如下:
1.政府相关部门对于数字化转型认知不够,既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缺乏专业的落地能力;
2.缺乏数字化政策的顶层规划能力,在政策制定与落地方面完全依靠第三方软件公司或服务机构,造成政策的制定缺乏合理性、过程执行缺乏系统性、落地评比缺乏公平性;
3.虽然政府为鼓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制定了大量的资金奖励、补贴政策,但由于相关部门不懂数字化,被一些第三方机构钻空子联合企业骗补、造假,奖励发了不少,但企业用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屈指可数;
所以不难看出政府相关部门不懂数字化、缺乏正确的认知是硬伤,总是被第三方服务机构牵着鼻子走,在政策制定与落地上难免缺失公平,总是将有限的资源向个别的企业偏移,难以普惠,难以提升整个行业或生态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升级与迭代能力,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政策推出那么多、奖励发放那么多,但整个城市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还是踏步不前的原因了。方法错了,路径错了,数字化政策再多也是为“他人”谋福利而已。
那么政府相关部门如何破解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的问题?
老杨认为政府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要做好赋能、服务与监管。
第一,做好从内到外两个方面能力的提升;
内,是指政府相关部门的内部,应培训先行,需首先组织内部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的数字化转型理论学习培训,但这种“理论”学习应该是分层级的,既要有战略级高度的理论,又要有落地性的实战理论,也就是说要理论与实战相结合,培训的讲师既要有学院派老师,也要有实战的专家;培训结束后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至少应该是数字化方面的半个专家;
外,是指对中小企业,应有计划性的持续性的开展学习培训,针对不同层级的、不同专业岗位的中小企业领导、技术人员开展以数字化为中心的培训学习,要尽量减少第三方软件公司卖产品式的培训,对于企业而言毫无价值,同时也让企业认为有利益交换的嫌疑,对政府的公信力造成影响;所以培训的核心要以学习为中心、以价值为核心开展,让企业通过培训理解数字化、知道如何做数字化,保证在执行路径上不偏差,少踩坑,少走弯路。
第二,注重以赋能为核心的组织建设: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上,政府要学会从政策指导到赋能的转变,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比如成立赋能中心,联合高校、数字化服务商、各领域专家深入企业,驻点企业,为企业诊断、解决实际的问题,解决技术难点,为企业培养数字化人才;
政府要从组织、技术、管理、资金、政策、人才等各个层面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忌只诊断不开方,开了方不指导;
第三,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大都缺资金、缺技术、缺能力,政府就应在这一过程中利用资源优势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比如对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建设的企业进行政策补贴,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对优秀有代表性的企业给与奖励;要培养一批企业,做好样板服务,对数字化及管理能力欠缺的企业政府提供专家团队持续陪跑,数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短时间内可以完成,所以政府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四,在监管上不放松:
这里所说的监管不是监管企业,而是监管服务商,对参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项目的服务商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从入围到实施再到售后服务,如哪家服务商有问题,企业都可到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投诉,所以政府要成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监管小组,并公布电话,接受企业的投诉并高效处理,做好企业数改工作的后勤保障工作,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那么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应该怎么做?
第一,中小企业领导应在意识上重视,当前已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传统的经验管理那一套虽说能用,但已经不起市场的考验,企业必须要顺势而为学会拥抱互联网、利用互联网、融合互联网,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意识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利润创新;
第二,中小企业上至一把手下至普通员工要深度认知互联网,认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不是软件买卖,不是买套软件就可以马上实现数智化,数字化需要的意识+技术+场景的融合,企业员工要学会用数字化工具,要包容数字化工具,不能抵触与破坏,企业的管理也必须与数字化工具融合,不断迭代推新;
第三,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方法,企业在政府、第三方的支持下要根据自身的管理特色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建设方案,不能贪大求全,要分步实施,且企业领导要全程参与,只有躬身入局才能算是真正拥抱数字化;
第四,企业要走出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但不能拿来主义,复制抄袭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行不通,关键是要利用数字化进行管理创新,系统可以一样,但融合了数字化的管理才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漫长且久远,政府既要发挥政策指导与行业监管的作用,又要做出赋能与服务的转型,需要与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一起共同建设健康的数字化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