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时间:2019-07-26来源:知乎浏览数:794次
当前中国大企业的税务管理正在发生哪些变革?如何评价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来改进税务管理?……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必要建立一些有针对性的衡量指标,来给大企业的税务管理成熟度“画像”。第一个指标,就是集约化水平。
这里所谓的集约化,并不是指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都要集中在一个地方办公,事实上通过税务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人员的远程互动和“虚拟集约”。集约化的真正核心在于流程的标准化、制度的统一化、系统的中心化,要让分散的、各自为政的税务管理执行统一的流程和标准,并通过标准化和自动化实现集中统一管控税务风险。集约化的广度和深度越高,集团对下属企业涉税风险的掌控能力和处置权威越高。
从遵从申报处理、风险管理工作的执行、关联交易管理、重大交易的涉税规划、稽查应对五个方面入手,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调企业在不同税务工作上的集约化程度表现不一。例如,在税务申报上,59%的企业税务申报工作由下属子公司独立完成,集中化程度较低;而在重大税务规划工作上,73%的企业由集团总部主导完成,集中化程度较高。从实际情况来看,那些能够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合理进行集约化的企业,其税务管理成本更低、风险管控效果更好。
企业应该建设了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了财税业务流程和数据标准的统一,从发票管理到账目设置再到税务处理,均按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开展,而通过财税信息系统,各子公司均能方便地从共享中心导出数据,既减少了差错和风险隐患,又降低了工作量。“通过共享中心的集约化处理,大大提升了集团整体财税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更有效地防控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