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时间:2024-07-22来源:数据学堂浏览数:31次
01 数据资产是什么?
多数时候,人们习惯称某一项对企业有经济价值的资源为“资产”,这其实对应着会计准则中资产“经济利益有可能流入企业”的判断条件。除此之外,会计准则的资产还应该满足: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这些条件。毫无疑问,数据资产的本质依然是资产,它指的是以数据为主要内容和服务的、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出台之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数据资产”并不一定满足会计准则的资产确认条件,换句话说,不一定能“入表”。在《暂行规定》之后,我们应该更多从能否入表的角度来判断相关数据资源是否可以称之为数据资产。数据产品不一定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有的数据产品可能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有的数据产品使用方式与无形资产类似,但生命周期可能不超过一年,而会计上不超过一年一般不计入无形资产。但企业实践中确认数据资产往往以数据产品作为载体。基于数据产品确认数据资产的优势主要在于:数据产品的可使用状态或者可交易状态更容易辨认,可以更直观地判断该资产是否达到预定用途;数据产品也更方便企业进行内部管理。
从数据管理的角度来理解数据资产:
数据资产管理其实和管理土地、机器设备、人力资源是一样的,旨在有效地收集、维护、分析和利用企业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评估和最大化数据的价值。
数据采集和存储:确保数据以可管理的方式被采集、存储和保存,以便随时访问。
数据质量和准确性: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以防止错误决策和不准确的分析。
数据分类和标记:对数据进行分类和标记,以便更好地管理敏感信息和合规性。
数据访问和共享:建立有效的访问控制措施,以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数据,并且可以安全地分享数据。
数据分析和报告:利用数据进行分析和生成有关业务运营、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报告。
数据备份和恢复:实施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以确保数据在意外故障或灾难事件中不会丧失。 数据治理
数据架构管理
数据开发
数据操作管理
数据安全管理
参考数据和主数据管理
文档和内容管理
数据质量管理
参考:什么是数据资产管理?企业如何进行数据资产管理?
02 数据资产入表是指什么?
数据资产入表的专业术语是数据资产会计核算。在《暂行规定》出台之前,很多企业的数据产品研究和开发阶段所产生的支出大都是费用化,直接计入损益表,但企业有一部分数据产品本质是满足会计准则资产确认条件的,那么在《暂行规定》出台之后,企业就可以把这部分资产在资产负债表相关科目进行列报和披露。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无形资产或者存货项目下面,以“其中:数据资源”二级科目的形式进行列报,并按照外购、自行开发/加工等类别,对无形资产、存货的数据资源相关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数据资产入表到底是计入无形资产科目还是存货科目,本质上要看企业在对外服务或者交易的过程中,数据产品权属是否发生转移。举个例子,如果企业是为客户提供定制型的数据产品,采用卖断的方式交易,那么这部分如满足资产确认条件,则一般计入存货;如果企业的数据产品可以提供给多个客户,客户一般只有数据产品的使用权,卖给A客户不影响再卖给B客户,那么该类型的数据产品满足资产确认条件的一般是计入无形资产。参考:什么是数据资产入表?
03 企业数据资产入表的痛点一是数据产权界定模糊。数据产权缺乏统一的确权规则,数据资产确权相关理论和政策尚在探讨过程中,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较难界定。缺乏明确的产权界定将导致数据资产相关方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还可能导致数据被非法复制、传播或滥用,损害数据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此外,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信息的责任界限不清,比如分散存储在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居民健康数据,无法判断其产权归公共管理部门所有、医院所有或全民所有。
二是数据资产价值难以衡量分配。
数据价值难以准确衡量,不同应用场景下数据价值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数据估值及定价成为一大挑战。数据价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数据质量、时效性、稀缺性等,这些因素在不同应用场景下权重不同,导致价值波动,如何公平、合理地确定数据价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数据收益难以合理分配,数据是对客观事实记录的结果,既有事实主体,也存在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加工等控制主体,多元主体对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主张不同,存在一系列利益矛盾和冲突。
三是数据资产应用效率有待提升。
数据资产的应用效率不高,部分原因在于数据资产的分散和缺乏有效的流动机制。数据资产的分散导致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限制了数据价值的充分挖掘和利用。缺乏有效的流动机制则使得数据资产无法在不同主体之间自由交换和共享,进一步制约了数据价值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