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城市交通体征构建方法

时间:2022-07-28来源:省略我浏览数:305

交通是居民出行的基础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提出要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

交通是居民出行的基础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城市运行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顶层设计,提出要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进入新时代,“交通中国”迎来了从交通大国到交通强国,从单一交通到一体化融合发展,从物理交通向数字交通进化的历史性跨越。为推动交通精细化治理,助力城市交通治理模式重塑,支撑城市交通安全、畅通、高效运行,顺应“一网统管”发展方向,构建城市交通体征成为大势所趋。

一、城市交通体征构建的必要性

(一)城市交通系统的高速流动性和复杂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汉时指出,城市是生命体、有机体。类似于人体,城市是由各个系统构成的。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运行的脉搏,随着时间、空间和交通环境的变化,交通量、车速、流量等也在随时发生变化,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和动态调整的状态。因此,城市交通系统各要素的高速流动性和彼此之间的复杂性,给交通管理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实体交通和数字交通“两个交通”数据映射不足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引领城市交通从实体交通向数字交通转变。基于对实体交通的人、车、路、环境等要素的数字化,对交通治理业务流程的数字化,构建城市交通运行体征,动态监测城市交通的运行状态,构建“两个交通”间的精准映射耦合关系,是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的必然要求。北京、广东、浙江、河北、江苏、上海等地已出台推动交通数字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城市交通智慧化建设如火如荼展开,实体交通和数字交通的映射不足渐显,城市交通体征构建不科学不合理,无法有效支撑城市交通精细化治理,难以辅助城市交通管理者科学决策。

(三)综合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较大可为空间现有的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集中于单一的交通领域或者交通发展的某一维度,评估交通某个方面的发展水平。从相关部委发布的评价指标来看,如《平安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考评交通的平安发展状况、《绿色出行创建行动考核评价标准》衡量交通的节能降碳水平,主要以政策导向,以评促建,以评促优,引领交通平安、绿色发展。从交通评价标准规范来看,交通评价指标主要集中于道路交通运行,有少部分专注于公共交通运营运行评价。在综合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城市运行指标体系 总体框架及指标制定要求(征求意见稿)》发挥着综合交通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尺”和“指挥棒”作用。然而,城市综合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在地方特色探索和实际落地实施等方面存在较大可为空间。

二、城市交通体征的构建思路

基于在顶层设计方面的专业积淀,国脉互联认为城市交通体征构建遵循“1432”构建思路。

图1 城市交通体征构建思路框架图“1”指“一个总目标”,即构建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的综合交通。“4”指“四大理念”:规划引领,定位明晰;场景驱动,平台赋能;适度超前,先行引领;系统思维,一体高效。“3”指“三大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2”指“两大内容”,即城市交通体征包括两大内容:城市交通监测体征和城市交通评价体征。

(一)一个总目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围绕“三个转变”为指导思想,即推动交通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国家综合交通立体网规划纲要》提出“三大建设任务”:优化综合立体交通布局、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统筹融合发展、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城市交通体征指标体系构建体现对国家战略任务的把握,以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为总目标,切实发挥交通体征指标体系对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的引导、评估和推动作用。

(二)四大理念

1.规划引领,定位明晰

城市交通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各地城市交通发展现状不同,建设目标各异,各具特色亮点。城市交通体征指标设计强调个性化,要高度遵循当地的城市建设规划和交通顶层设计目标,以规划为引领,保证城市交通建设方向不偏。同时城市交通指标设计要充分结合当地的交通战略和交通定位,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交通强国先进示范市”等。

2.系统思维,一体高效

《国家综合交通立体网规划纲要》提出要推动不同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多种交通方式协同发展转变。城市交通体征指标设计要坚持系统思维,考量不同交通方式的分工合理水平,以及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是否顺畅,引导交通运输网要宜铁则铁、宜公则公、宜水则水、宜空则空,切实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合效率和规模效益。

3.适度超前,先行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交通在发展战略上,强调建设交通强国;在发展定位上,强调当好“先行官”。城市交通体征指标设计要基于交通“先行官”的发展定位,立足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建设大局,指明在城市交通发展动态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引导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的功能布局,确保交通运行和交通运输能力适度超前,发挥交通对国土空间、城镇及产业布局等支撑引领作用。

4.场景牵引,平台赋能

城市交通体征指标设计要围绕交通各场景的业务流展开,通过分析城市交通场景的业务流,对涉及的相关业务数据提炼归纳,选择能够典型反映城市交通运行状态的数据作为交通体征指标,通过阈值设置、预警规则设置,触发预警后进行全流程闭环处置,充分释放城市交通体征指标价值。同时为做好交通体征指标的管理,实时动态调整指标体系,需要打造指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台,实现“找指标、理指标、用指标、管指标”“一条龙”管理。

(三)三大导向

1.目标导向城市交通指标体系设计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不同客户、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进行个性化设计。城市交通指标体系设计要聚焦当地“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交通发展目标、交通“十四五”规划或者三年行动计划等顶层设计,对标交通领域的重点工作任务或标杆城市发展水平,确定城市交通发展水平诊断标准。

2.需求导向城市交通指标体系设计要充分考虑服务侧和治理侧的双侧需求。首先交通体征指标设计要顺应人民群众美好出行和经济高效货运服务的期待和向往的需求,以方便适用、供需匹配为导向,评估交通发展、交通供给对人民出行需求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衡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同时要充分调研政府部门不同治理主体,使城市交通体征指标设计满足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多样化的治理需求。

3.问题导向城市交通体征指标体系设计要直面城市交通发展的短板和痛点,以问题导向设计城市交通体征指标体系,加强交通运行实时动态监测,及时发现交通运行风险点,实现“负一秒”预警,防患于未然。以城市交通体征指标为牵引,优化交通治理,推动城市交通统筹协调发展。

(四)两大内容

基于指标是否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将交通体征指标划分为交通监测指标和交通评价指标。

1.交通监测指标

交通监测指标用于实时动态监测交通运行态势,预测交通发展趋势,预警交通运行风险,诊断交通运行问题。如“实时城市交通运行指数”可诊断交通拥堵状态,以车速为判断参数,按照车速大小划分为畅通、基本畅通、拥挤和阻塞4种拥堵程度等级。根据交通道路拥堵状态,按照不同的颜色可视化展现,实现交通拥堵态势一屏可观,辅助交通相关部门关注重点拥堵路段,必要时进行组织引导。

2.交通评价指标

交通评价体征指标用于评价交通一段时间内的运行健康态势。通常以一组或多组指标构成,通过构建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根据指标的关系设置指标权重,综合评估交通运行状况。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互相联系的多个指标构成,是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三、城市交通监测体征指标构建

遵循城市交通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城市交通监测体征指标体现城市交通系统全量要素,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以交通基础设施为基础条件,围绕实现交通运输和交通运行两大功能,以交通安全为底线管控和支撑保障,绿色低碳为发展方向,构建城市交通监测体征指标体系。图2 城市交通监测指标体系一级指标逻辑关系图

(一)基础设施:物质基础、必要条件 

完成交通运输任务有三个必要的物质条件:交通路线、枢纽站和载运工具。路线包括轨道、道路、管道等实有路线以及航空等虚有路线。载运工具主要指飞机、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枢纽站指各种交通枢纽站点,如火车站、机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交通监测体征指标体系构建要综合考虑交通线路、枢纽站和载运工具的实时状态,动态监测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有序状态,为城市交通运行提供基础条件。

二)交通功能:交通运行、交通运输 

城市交通运行可以理解为“交互同行”,交通运输可解释为“载运输送”。前者旨在保障人、车通行的流畅性,后者强调人或者货物被动位移的可实现性。交通运行和交通运输是城市交通的两大功能。城市交通体征指标体系设计需重点聚焦以上两方面。在交通运行方面,城市交通体征包括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个体交通、与城市居民密切相关的城市通勤流以及景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场所。根据运输对象的不同,交通运输体征划分为客运和货运两大类指标。

(三)交通安全:底线管控、安全保障

城市交通安全是城市各级管理者重点关注的焦点,交通安全监测强调全量治理要素在线化、实时化。交通安全体征从交通应急储备、交通事故两方面展开。应急储备方面设置警力在线数、分布位置等;交通事故方面包括交通事故数、已处置事件数量、以及处置效率等指标。同时基于历史数据和交通运行规律,利用交通模型算法,对交通相关安全风险事件进行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

(四)绿色交通:发展方向、目标导向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深入推进,低碳化成为城市健康运行的目标之一,成为城市管理者重点关注的体征。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碳排放“大户”,节能降碳成为各级政府每年的工作目标。绿色交通体征指标包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营运车辆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指标。 图3 城市交通监测体征指标 

四、城市交通评价体征指标构建

从城市交通顶层设计出发,以综合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总目标为核心,构建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以交通安全为底线管控,经济惠民为根本宗旨,基础设施方面强调规模合理、方式协调,最终实现便捷高效、绿色集约、网络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构建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体系。 图4 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逻辑关系图

(一)基础设施:规模合理、方式协调

交通活动发生的前提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交通网、交通车站、交通枢纽、交通线路、各种交通工具等。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要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同时各种交通工具之间要结构匹配,衔接一体,切实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组合效率和规模效益,实现各方式间衔接转换顺畅。因此“规模合理”“方式协调”作为评价城市交通的两个一级指标。

(二)根本宗旨:人悦其行、物悦其流

城市交通发展的根本宗旨是满足市民的多样化的出行需求以及经济社会货物运输的需求。交通的本质是通过交通工具实现人和物的位移。对于乘客来说,以可承受的价格享受到高品质、高性价比的运输服务,提升货物运输的效率,提升市民的获得感,是交通发展的根本价值原点。因此,设置“经济惠民”为城市交通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三)趋势特征:便捷高效、绿色集约、网络智能

便捷高效、绿色集约、网络智能是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特征。便捷高效强调各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强调换乘的时间效率和便捷程度,同时交通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交通便捷程度的重要体现;城市交通是节能降碳的重要领域,节能减排是未来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交通发展带入数字化发展的浪潮,智慧交通的发展成为交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设置“便捷高效”“绿色集约”“网络智能”为城市交通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

(四)底线管控:安全可靠、应急响应

安全是交通发展永恒的主题。加强交通安全风险防范,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强化交通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应急响应处置效率,是各地交通发展始终不变的安全坚守。因此,为体现交通发展的安全现状和应急能力,设置“安全可靠”作为城市交通的一级指标。 图5 城市交通评价体征指标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