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功能下线的艺术

时间:2022-07-29来源:时光倒流二十年浏览数:128

产品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逐步验证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重点在于如何收集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作出更有把握的决策判断,获取完备信息很难,每次都是绝对正确的判断基本不可能。所以学会删除下线功能是让产品蜕变的必经之路,避免模糊战略定位、产品变得臃、损害用户使用体验,实事求是而不是自圆其说强势“佐证”自己的决策和付出。

功能下线向来像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看似会成为产品生涯的“污点”,加上论功行赏的结果导向,增加、完善新功能往往更能得到回报与肯定,更能直接影响产品核心指标。功能下线是在承认自己的失败,难以取得团队的支持和配合,担心引起老用户不满,被视为低优先级,少被提及的事情,不产生客诉的问题就不算是真正的问题。所以很多恶心的功能会被一直挂在产品上,需要不断投入服务于寥寥无几的用户。

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中总会有错误的决策,哪怕如微信也走了很多的弯路。正如盖尔定律所说的,“复杂系统由简单系统演化而来,不能从零开始设计一个复杂系统。复杂系统必须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成长,相互依存关系和变量太复杂,无法第一次就正确猜测。”在复杂化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着走一步看一步的试探心态,正确方向上大步迈进,错误方向及时重返正轨。产品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逐步验证消除不确定性的过程,重点在于如何收集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作出更有把握的决策判断,获取完备信息很难,每次都是绝对正确的判断基本不可能。所以学会删除下线功能是让产品蜕变的必经之路,避免模糊战略定位、产品变得臃、损害用户使用体验,实事求是而不是自圆其说强势“佐证”自己的决策和付出。

01为什么应该下线该功能

1.1难以转化成具体场景

需求不成立

这些需求往往是空想出来,再靠纯逻辑推导,如果自洽,就去迭代试错,也是大多数伪需求产生的原因,脱离了实际用户,未找到对应利基。

需求成立,解决方案不成立

基于调研确实存在潜在机会点,但处理方式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或解决方法不如竞争对手。简单系统一般只是单一功能流程的解决方式是否合理,对于复杂系统则还需考虑配套功能是否完善,与其他模块间的依赖关系,如果相互依赖功能未完善,用户完整任务路径无法走通,单一功能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微信曾推出过“不常联系朋友”清理功能,这一功能出发点本身没太大问题,确实大多数人都想清理下自己的好友,但好友的划分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很难仅依靠互动频次的机械规则去判断,常联系的朋友基本就是固定的几个,大多数都是泛泛之交,暗恋许久的对象没有任何互动,却有极高的分量。

满足猎奇尝试,缺少持续动机

这一情况是产品在推出时得到了良好反响,需求和解决方案都验证可行,但大多数用户喜欢猎奇尝试,一旦过了兴头,基本就很少继续使用。在工具型产品上更为常见,产品理念很好,用户也乐意接受,但就未能形成习惯导致弃用,缺少真实触发使用的动机点,空有大愿景形成不了个人推动力,诸如时间管理、知识管理相关的功能。这一情形容易被前期现象蒙蔽,不会轻易放弃一个有“前景”的功能,会试图多次迭代拯救,难点在于区分是定位问题还是迭代能解决的问题。

1.2妨碍用户使用体验

使用体验是能最直接表现出来的问题辨别方式,用户使用不顺畅则加以改进,重点需要考虑新功能提升了哪部分新体验又影响了哪部分旧体验,新体验提升的价值是否足以抵消旧体验的降低。如果严重影响到主流程的使用体验,就得三思后行。微信推出朋友圈表情包评论,尽管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提高了趣味性和互动活跃度,但带来了过载的评论信息,内容过多导致用户信息疲劳,严重影响动态阅览体验,破坏了原本祥和的社区氛围,该功能也就仅存活两天。

1.3维护成本过大

成本包括处理BUG的技术成本、算力运算的服务器、带宽占用成本、投入人力维持秩序的运营成本等,投入产出不对等,只能考虑将资源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也能使系统更聚焦在核心功能上,提升产品竞争力。成本是一个极其重要却容易被忽视的问题,有太多难以量化成本,如运维、客服的额外工作量以及之间的沟通成本,在手头多任务同时进行时,很难区分出单任务具体投入多少时间,况且每个人处于流程中的一部分,很少有人能完整考虑总体成本,需要有高级别决策人推进评估。

1.4与战略定位冲突

边界限制

系统做大后自然都会去尝试探索新领域,对原本的产品定位做适当延伸,试探新方向是否能与现有系统相兼容,产品边界在哪,如果新业务方向用户不买单就得及时止损。微信圈子是微信向内容社交电商的发力尝试,仅仅只是从社交互动激发购买欲望,无法完成整条消费链路,缺乏电商配套基础建设,也难免草草收场,因此也流传有“腾讯没有电商基因,只有电商土壤”。

环境演变

部分功能会因为环境演变、战略调整中被淘汰或荣誉退休。像微信附近的人和漂流瓶这两大功能在微信初期发挥重要作用,在用户好友数量不多的情况下,作为好友拓展的重要途径,而在产品知名度上来,定位更加清晰后,固然与熟人社交核心定位不相干的功能会逐步放手,从这一角度看附近的人、漂流瓶功能也算是功成身退。(陌生社交滋生的涉黄、广告是另一方面,这基本上是所有社交平台都需要经历的宿命,存活下去需要重运营投入去维持秩序)

来源:https://www.reforge.com/blog/unshipping-features

02是否应该下线该功能

是否应该下线该功能,需要采用与需求分析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应该想做了会怎样,应该思考没有会怎样,避免依靠逻辑自洽来说服自己,为躲避损失厌恶而让功能得以保留。

2.1功能影响面

一般情况下通过上线后的活跃用户数、关键任务完成情况指标来衡量功能的健康程度。当数据表现不理想,需要先调研清楚为何用户没有使用起来,再去调查功能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所有的使用动机缺失可拆分为三种:

不知:用户不知道有这一功能的存在(加强功能引导);

不会:明白功能利弊但由于操作复杂没去使用(提升使用体验);

不愿:知道功能利弊和操作,缺少触发使用场景(发掘动机场景)。

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是否还有迭代拯救的余地,倘若该功能用户增长已到达瓶颈,并处于一个入不敷出的状态,就需要针对功能使用用户展开调研,不直接简单询问是否需要该功能,而是问没有该功能对产品的满意度(不影响还是导致减分),这样能够更好识别出用户对产品的真实依赖,避免用户说功能有用但实际压根并不怎么使用的情况,毕竟看起来“功能强大”能够更好满足欲望。

这里还需要注意区分TOB和TOC,TOB产品还需要从管理视角考虑,管理者为了控制业务开展、规避风险、控制结果需要采取一些管理措施,部分功能需要管理层从上往下推进使用,使用用户对功能本身可能有抗拒心理,更希望没有该功能来减少自身工作量。

2.2是否与主体业务相关

用户量少不一定意味着应该放弃,还需要结合产品业务体系综合考虑,单一功能点相对薄弱,但一旦与其他配套功能结合恰当会呈现出1+1>2的效果,成为下一阶段方向发展的起点奠基,部分当前支线流程会随着产品逐渐成熟后纳入主体业务。如果是与主体业务关联较大,则不能单纯从用户侧考虑,更倾向结合系统业务发展评估,该功能将如何为产品短中长期做出贡献。

业务流程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型:

主业务流:用户主体诉求;

变体业务流:主体流程中可能引发特殊情况的独立业务流程;

支撑业务流:提供一些边缘、辅助的业务支持,锦上添花的业务。

(其中房内消费、会员体系当前看是非重点功能,但在客户增长出现拐点的时候,就会被纳入重点)

03如何成功下线

对团队内部

明确产品战略定位,贯彻战略思想,审视功能和战略的匹配度;

聚焦提升核心功能质量,降低多功能、多并行任务的“负债”压力;

决定要现在,止损要及时,拖延决策后续投入成本会越来越高,像债务一样积累;

总结从中的得与失,避免同个地方二次犯错,重新建立信心。

对用户

开诚布公对外告知决策的原因和规划,致力提升核心业务使用体验,如有可替代解决方案一并告知(无论是本产品的其他功能还是其他产品);

给予用户迁移周期和回旋余地(例如保留老用户使用,新用户不可见);

限制用户使用该功能(例如先加深功能入口路径,不容易被新用户发现,提升老用户使用成本)。

承认出错,下线功能并不丢人,就像QQ邮箱的阅读空间、邮件订阅功能虽然一直不温不火,但探索了很多阅读和社交的产品形态,为公众号、朋友圈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探索的意义。不及时止损,导致债务积累更加不负责任,开发技术人员也不会想维护一个没什么人使用的功能,一坨乱哄哄的代码。产品不是简单的功能叠加,加法容易,减法更难,我们应该寻找足够强壮的少数功能,并使这些功能之间形成乘法效应,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