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展望2025,多维度畅谈中国云的未来

时间:2022-07-29来源:只可远观浏览数:147

对于安全与合规团队,由于用户和应用无处不在,安全的边界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设计网络安全策略,为此要实施DevSecOps助力构建安全的应用,通过自动化代码来管理安全策略、进行权限管控,提升自动化能力。

近两年,新冠疫情加速了全球企业向云上迁移的进程,云服务消费在IT消费中的占比越来越高。Gartner预测,到2022年,全球终端用户在公有云服务上的支出预计将增长20.4%,达到4947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4109亿美元。到2023年,终端用户的支出预计将达到近6000亿美元。而中国终端用户向云上迁移的趋势与海外市场保持一致,均处于快速增长期。

没有云战略,就没有业务战略

Gartner认为:未来云计算一定是分布式的,无处不在,是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数字化业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应用云的可组装性来创新数字化业务是未来云的重要功能之一。

Gartner预测:到2025年,云战略将成为支撑企业业务战略以及科技战略的重要基石,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创新以及商业创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助力IT部门进行数字化创新,不同的技术都将在云平台及其生态中进行交付,降低企业数字化创新的技术门槛。

在云上进行业务创新的三大优势

1、降低技术门槛。如今,各类新技术都在云平台及其生态中进行交付,例如低代码、无代码平台、PaaS平台等,可以显著降低企业数字化创新的技术门槛,让那些不具备代码开发能力的业务人员也能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

2、生态。超大规模的云服务商都在积极拓展自己的生态,为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

提供丰富的生态系统,通过完善数字化服务的科技生态逐渐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3、差异化。阿里、腾讯、华为、中国电信等大型云服务商正在通过全球覆盖率、广泛的生态以及云网融合等手段,在其云平台上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使企业客户能够通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

2021-2025年云计算的七大演进方向

Gartner预测,从2021年到2025年,云计算将向七大方向演进:

1、从流行的计算形态向分布式的、无处不在的计算形态演变;

2、从技术创新到成为业务创新的基础,行业云是国内云提供商的重要发展方向;

3、云上的应用程序开发将向应用的组装和集成的方向过渡;

4、大型云提供商将通过建立分布式云的基础设施,为企业客户提供更便捷的云服务;

5、采用私有云架构的企业将借助云服务提供商的分布式云平台解决方案重构自身的私有云;

6、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构建普适性的多云架构,让应用可以随意部署在不同的云上;

7、IT团队的组织结构将发生转变,重组成DevOps团队、平台团队和Fusion团队,支撑云的演进。

2025年云计算发展战略规划预测

1、云原生平台对企业而言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承载95%以上的新的数字化应用。

2、未来几年,公有云服务的消费支出将超过非云支出,成为企业IT市场的主流消费方式。

3、从全球市场来看,50%的企业应用会部署在公有云平台、本地的分布式平台以及分布式云相关的基础设施上。

与此同时,边缘计算和云迁移是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超过50%的企业将使用分布式云在其选择的位置处理数据;另一方面,企业要想将部署和集成在某个大型云提供商云原生平台上的应用程序迁移到另一个平台,平均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Gartner对云原生的定义

1、CSP原生,指与云服务提供商的原生环境进行集成的CSP原生环境;

2、容器类的原生,例如与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相关的原生。

Gartner对分布式云的定义

分布式云指超大型公有云服务在不同物理位置的分布,而运营、治理和服务的演进仍然是公有云提供商的责任。

分布式云的五种形态

1) 在企业数据中心上的内部公有云,例如阿里飞天;

2) 基于行业的团体云,例如金融、电力和交通行业等,都有相关的行业云提供低延时的分布式云服务;

3) 基于5G移动网络的边缘云,例如AWS与运营商移动网络的城域网关集成,将用户访问移动应用的时延降低至5~10毫秒;

4) IoT边缘云,国内的大型云服务商有很多相关解决方案;

5) 网络边缘云,例如CDN。同时Gartner预测,在2025年之前,将有一批SaaS服务提供商在公有云的边缘部署自己的节点,提供相关的服务,例如sase产品等。

应用开发转向组装和集成

伴随微服务的普及应用,未来企业用户开发新应用时,将由实际使用这些新应用的业务人员利用各类微服务进行组装和集成,从而实现业务驱动的创新。

Gartner预测:到2025年,企业所开发的新应用程序中,使用低代码或无代码技术开发的应用将占70%。

2025年的IT组织

Gartner预测:到2025年,70%的现有I&O人员将在DevOps团队、平台团队和Fusion团队工作。

2025年,企业的IT团队将被重构为以下几个团队:

1、大的平台团队;

2、各个业务单元会形成自己的数字化产品团队;

3、软件团队;

4、安全团队;

5、企业架构团队;

6、后台团队;

7、数据团队;

8、Fusion 团队。

如今,越来越多的海外大型企业设立专门的Fusion 团队,结合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趋势,为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指明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企业的各个团队汇报到CIO层面才会有所交叉,而海外大型企业的平台团队已经将各个模块进行重组,融合之后由一个领导统管整个大的平台团队,这种组织结构非常值得国内的企业借鉴。

对云计算的五大认知误区

1、上云节约成本。实际上要视情况而定,只有13%的客户表示上云后在短期内节约了实际成本。

2、将公有云上的应用迁回企业的数据中心。而从企业客户的实际反馈来看:从公有云上迁回数据中心的情况极为少见。

3、采用多云架构来防止锁定。云的锁定是必然的,多云架构只是从一个整体锁定变成多个不同点的锁定,即使某个点被锁定,也不会影响整体业务的灵活性。

4、迁移上云就大功告成了。实际上,上云不是最终目标,还有大量的优化工作需要完成。

5、自建私有云。实际上,真正符合云计算定义的私有云极其罕见,且难以维护,大多数私有云终将被推翻,以另一种方式重构。

企业上云的阻力与加速器

目前,企业上云的阻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人才缺口,缺乏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二是组织结构的碎片化;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四是受公有云中断业务等外部负面消息的影响,导致对云的信心不足。

而助推企业上云的加速器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疫情的影响;二是企业长年累积的技术债,由于内部缺乏数字化创新技能,必须外包给公有云;三是企业加快推进数字化举措的大趋势。

企业上云之旅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破坏性创新。例如,建立私有云,用SaaS应用取代自主开发的传统应用等。

阶段二:能力增加。拥抱云原生,向公有云或内部私有云上迁移,例如搭建混合云的架构,进行SaaS应用的迁移,数据的迁移以及多云管理等等。

阶段三:追求结果。打造分布式云,SaaS平台,采用一些行业的解决方案,搭建多云架构,利用可组合性实现自助服务转型等。

阶段四:业务创新。在应用和数据上云后,运用云上丰富的服务和资源重构企业业务,进行业务创新,打造自身的生态,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处于第二个发展阶段,部分企业率先步入第三阶段,少数企业仍处于第一阶段。

给IT各部门领导的六大建议

1、在应用开发方面,建议尝试采用云上的PaaS和SaaS服务取代传统应用的开发,无论何时敏捷和DevOps都至关重要,在进行应用的数字化创新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利用已有资源打造企业新的应用平台,鼓励运用低代码技术改善IT和业务的协作关系,提升开发效能。

2、对于数据和分析团队而言,数据不会只停留在企业的数据中心内,为了支撑企业数字化业务的快速发展,大量数据需要被存储在外部,因此可借助云上的数据存储、数据服务以及数据分析能力进行数据能力方面的创新。

3、对于基础设施团队而言,要考虑为用户、应用以及数据分析团队提供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要通过构建平台团队,以自适应治理的方式保障安全、合规。

4、技能不足将对上云效果造成重要影响,对企业架构团队而言,要建立云技术的中央化管理团队——云卓越中心(CCOE,Cloud Centerof Excellence),进行技能的分享,推动包括业务在内的云战略。

5、对于采购团队而言,除考虑节约开支外,还需考虑公有云上的管理和消费方式,利用多种成本优化技术来优化开支。

6、对于安全与合规团队,由于用户和应用无处不在,安全的边界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设计网络安全策略,为此要实施DevSecOps助力构建安全的应用,通过自动化代码来管理安全策略、进行权限管控,提升自动化能力。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