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政企采购平台化助推产业互联网大升级

时间:2022-08-16来源:迷离哥要很潮浏览数:160

产业链金融或供应链金融是产业互联网平台相对来讲最有价值的部分,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在采购侧试水,也有一些服务商提供这样的服务,叫做供应链金融,即通过订单的数据、生产的数据,通过这种数据从银行拿到授信,然后在应收应付账期里提供资金支持。如果产业互联网平台做得足够好、数据足够完善,这方面是最有发展空间的。

据统计,2021年,我国政企采购平台交易规模达2.8万亿,预计2025年交易规模将达5.9万亿元。近年来大型国企采购平台建设持续加速,为线上交易注入新动能。多因素助力下,政企采购平台交易将维持较高增长态势。

7月23日,在由企业网D1Net、信众智(CIO智力输出及社交平台)及中国企业数字化联盟联合主办的“2022全国CIO大会”上,天威飞马CIO严诚发表主旨演讲,《数字化采购助推产业互联网升级》并表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政企采购正进入平台化阶段。在平台化采购阶段,企业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的采购部门,反而升格成战略采购或对战略性物资或大宗商品的采购。政企采购的平台化会带动产业供应链的快速变化,深刻影响着产业数字化进程,也会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

很多人认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对打印耗材行业有一定伤害力,因为很多公司搞数字化的第一件事就是无纸化,所以打印耗材是夕阳产业。但是从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打印耗材会持续存在,而且有上升空间。打印耗材如何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通用打印耗材生产制造商之一,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简称“天威)拥有20多年的专业打印耗材制造经验,公司集色带、喷墨、激光耗材产品研发、生产于一体,是专业化、全门类、高集成的耗材生产基地,系亚洲再生/兼容耗材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产品种类多达1000多种,产品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天威飞马CIO严诚

在通用耗材行业普遍受到原装专利壁垒封锁的行业特性面前,截至2020年底,天威全球登记申请专利已超过3000件,占行业专利总数1/3,包括有一些国家级的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天威研发的3D打印产品已具备从消费级到工业级的完整产业链;集团下属数码打印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公司未来目标是要构建打印产业互联网生态。

政企采购数字化进入3.0时代

经常听到有人会说,企业面临的库存压力比较大。在传统供应链模式(见图左)下,这是非常普遍的情况。几乎所有做分销的企业都会面临库存压力。

像京东等互联网平台能够把库存周转从36天降到31天,这样的企业不多,为什么京东能做到?因为它能够把很多供应商的库存退出来。天威也在京东的仓库里分置了一定库存,如果超过约定天数而没有销售完毕的存货会自动退出来,目的是控制京东自己的库存周转。制造型企业不可能打造像京东一样长链条的供应链,因此很多制造企业都面临库存压力。

传统供应链的底层逻辑是牛鞭效应:最初的需求从客户或消费者开始,经过整个供应链条的零售、批发、分销、制造到上游原材料层层传递,需求逐渐放大或变形(每一级都会放大),每一级都会产生相应的库存或其他问题,最终导致普遍的库存压力等问题。这是传统供应链长期存在的问题。

像京东一样、采购平台模式下的供应链如图右。

左右两个图的参与者都没有少,仍然是经过制造商、原材料、批发、零售到消费者的环节,但是图右不再是逐级传递而是类似于矩阵的结构。这就是采购平台化模式下的供应链模式,其最大优势是数据共享,每一级的真实需求都能够被大家感知到,链路也缩短了。

来自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政企采购数字化正进入3.0时代。2003年国家发布《政府采购法》是一个关键节点。从2003年至今,政企(政府和央国企)的采购变化非常大,经历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以及到今天平台化的变化。

在信息化阶段,98家央国企包括地方国企,都在搭建各自的采购商城,就是所谓的阳光政采。每个地方政府或企业都搭建自己的商城,会造成资源浪费、信息传递的浪费等。在当前的平台化阶段,更趋向于在一些专业品类里建立平台化采购商城。现在做得比较好的有晨光、得力等平台,今年天威也上线了自己的天威云链,投入了非常大的资源建设。这个平台是基于2009年搭建的电商平台的升级。

除了政企之外,整个B端采购都会逐渐进入这样一种趋势,即从以前的线下或在ERP里完成采购,逐渐开始进入到SRM或供应商门户里做采购,相当于可以管理一些供应商、预算、询价包括招投标等。未来B端企业采购也会进入到平台化阶段。

随着采购平台化的发展,传统采购岗位会逐渐失去价值,传统岗位已经不需要人去做了。现在采购只做三件事,即寻源、溢价、跟单和供应商管理。就像很多公司的基础财务岗会被机器人淘汰一样,目前包括清华等很多大学已经撤销了基础会计专业。

数字化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共享、信息不透明。未来的企业竞争一定不是掌握了比别人更加优质的货源,你的竞争力就得到了提升,你就比别人强,靠资源不平等获利在数字化时代是不存在的、不可能的。数字化时代拼的是资源配置,而不是对资源的拥有,怎么样更有效地去配置资源变成了一个课题。

个人认为,在平台化采购阶段,企业已经不再需要传统的采购部门,反而升格成战略采购或对战略性物资或大宗商品的采购。

采购数字化与产业互联网

政企采购的平台化会带动产业供应链的快速变化,深刻影响着产业数字化进程,也会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数字经济已经占到国家GDP的38%左右,大概40多万亿元,其中30多万亿元可能都与产业数字化相关。我们认为,产业数字化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一个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一词是最近几年由马化腾提出来的。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的上半场——消费互联网的红利已经结束了,现在正进入到产业互联网,这是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其实数字经济的下半场应该都是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的官方描述如下:产业互联网解决的是企业与企业、产业上下游之间的连接部分,通过各种技术对垂直产业链上的价值链进行改造和重塑,一定要满足几个条件,即连接产业供给侧和需求侧,通过数据驱动,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效率。其关键词有三个:1.产业互联网一定要连接产业的供给侧和需求侧。2.一定在相关价值链上做连接。

3.连接目的是让数据流动,最后达到数据驱动,所以产业互联网最终的价值一定是通过  数据驱动的方式来管理供应链,破除牛鞭效应,这是产业互联网要达到的目标。

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的定义看看他们有哪些不一样?

消费互联网,解决的是人的连接问题,连接的是场景,现在的京东、淘宝、美团,解决的都是人的连接、场景连接的问题。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来自于德国的工业4.0,工业4.0也是解决连接问题——纵横连接,横向就是设备层面的连接,纵向是指设备与系统之间的连接,所以工业互联网也是解决连接的问题。

产业互联网也是解决连接的问题,但产业互联网首先解决的是企业连接,即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问题,最终目的是实现整个价值链的连接。

很多人认为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应该是并列关系或交集关系,但我认为它们是包含的关系。实际上最重要的一定是产业互联网,现在关于产业的说法叫“B端”。消费互联网是从B端延伸到了C端。它们的关系是产业互联网包含消费互联网,也包含各种各样的工业互联网;还存在一些其他价值连接,包括服务、履约方式等;除了工业之外,还有农业、第三产业,都应该涵盖在内。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就是构建产业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是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

引用“十四五”规划里的一段话:实施“上云数赋智”行动,达到数据赋能和全产业链协同。数据赋能和全产业链协同是政府提出的目标,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参考。

关于数字化转型方法,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做法,但有一条基本路径,即点线面体(见下图)。个人认为这是最容易让人理解的数字化转型做法。

点就是在单元层面做一些数字化。很多企业都是从这方面起步的,比如一个HR系统、财务系统等。

线就是流程数字化。最早由华为或美的这样的大公司提出来的,如IC供应链的、IPD等流程,流程数字化就是把点串成一条线。

全链路就是跨流程的数字化,也就是把每个企业所谓的产供销研做成闭环,把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物流都连接起来。企业能做到第三步面的层面已经很不错了。

体是产业互联网,即在一个产业里真正做到生态连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生态共创。因为市场容量只有那么大,很多时候没有必要内卷,生态共创才是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

如果有行业企业想朝着产业互联网方向发展,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

产业互联网至少有四个组成部分,即需求、供给、履约和金融(见下图),分别介绍如下。

需求侧是起点,也是最容易实现的,现在很多企业可能忽视了这部分,而现在政府在推动这方面的建设。通过在需求侧收集到商品的需求,自然而然就能改变供给侧。供给侧就是把产业链上游原材料提供商、制造商包括服务商串进这个平台里,提供制造、研发和供给的服务平台。

履约,即不管是以产品交付还是以服务交付的,都要做履约。

产业链金融或供应链金融是产业互联网平台相对来讲最有价值的部分,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在采购侧试水,也有一些服务商提供这样的服务,叫做供应链金融,即通过订单的数据、生产的数据,通过这种数据从银行拿到授信,然后在应收应付账期里提供资金支持。如果产业互联网平台做得足够好、数据足够完善,这方面是最有发展空间的。因为假如企业手里掌握的数据足够多,包括整个供求关系的数据、订单的数据,也连接到这些工厂、原材料商场的数据,通过这样数据建模出来的技术或产品,真正可以达到数据驱动的金融服务。

“数据驱动”一词现在也非常火,举例,特斯拉出了基于数据的保险,即基于驾驶行为的保险。传统保险是基于所有驾驶人的大数据做的建模,给你定价,也包括你的违约数据。特斯拉的保险是基于你的驾驶行为,比如开车是不是经常急刹,是不是跟车距离过近,基于驾驶安全行为做了这样一款保险,现在国外已经上市了。这样的产品真正做到数据驱动,而且真正是发挥了数据的最大价值,对保险公司来讲,风险可以降得非常低;对用户来讲,只要我好好开车,我的保费就够低。整个链条上的多方都是共赢的。如果将来要考虑产业互联网平台,应该考虑从需求、供给、履约到金融这四个部分。

不管是做产业链各方的连接,还是实现数据打通,产业互联网的一个核心能力一定是数据驱动。完完整整的数据驱动模型(见下图),即从需求端平台到制造服务平台,中间是产业互联网平台。每一个环节,从需求到基于需求的研发,到产品的设计,包括计划,以及传递到供应链,最后到销售服务或交付,整个链条都能够做到依据数据驱动,这才是一个产业互联网的核心能力。

最后,总结以下核心观点。

1.现在所谓的数字化采购推动了真正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2.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的“点、线、面、体”中的“体”正是产业互联网。

3.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利用数据驱动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资源的最优配置。

4.一个垂直产业链可能出现多个由核心企业推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不太可能只有一个。

5.构建或者加入某个或多个产品互联网代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标。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