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如何搭建数据指标体系和指标字典?

时间:2023-08-10来源:玫瑰小米浏览数:138

缺乏整体考量而设置的指标体系,以及错误的指标分析方法,会产生错误的分析结果,进而影响企业经营层面的决策。 相比于单一指标的“出现什么问题,分析什么”,成体系化的指标“通常能够结合问题所在的背景、串联各个指标、通过各种维度进行分析,从而使优化方案更加有针对性”。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很多企业面临着指标体系不完整的问题。比如:

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都有一部分量化指标,但不够全面,对企业整体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升的帮助有限;

缺乏整体考量而设置的指标体系,以及错误的指标分析方法,会产生错误的分析结果,进而影响企业经营层面的决策。 相比于单一指标的“出现什么问题,分析什么”,成体系化的指标“通常能够结合问题所在的背景、串联各个指标、通过各种维度进行分析,从而使优化方案更加有针对性”。 在数据分析中,一个好的指标体系可以帮助你更快、更精准的找到答案。那么应该怎么搭建指标体系呢?参考:45页PPT | 数据指标体系建设方法01 构建数据指标体系 用户第一:指标体系核心是围绕反映实际业务情况的目的去的,因此,指标不是越多越好,更不需要“虚荣指标”。

典型性原则:尽量选择比较典型、比较具备代表性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业务的真实情况,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叫做“北极星指标”。

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是需要强调系统性的,常见的就是找到核心原子指标,然后延伸,最终形成类似二叉树一样的树状结构指标体系,让每个指标有根可循。

动态性原则:数据指标体系是随着业务发展变化、随着数据分析需求变化的,因此需要不断地去做指标体系的维护与迭代更新。 北极星指标就像北极星一样,高高闪耀在空中,指引着全公司所有人员向着同一个方向迈进。制定北极星指标的6条标准:

标准1:你的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个指标可以让你知道你的用户体验到了这种价值吗?

标准2:北极星指标要具备典型性,能够看出长期一段时间的变化情况与表现情况的好坏

标准3:如果这个指标变好了,是不是能说明整个公司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标准4:这个指标是不是很容易被整个团队理解和交流呢?

标准5:这个指标是一个先导指标,还是一个滞后指标?

标准6:这个指标是不是一个可操作的指标? 比如,电商行业常见的 AARRR 模型包含获取、激活、留存、变现、扩散五个步骤,这也是电商行业产品和商业模式的业务全流程。其实,任何一个企业的指标体系都需能够对企业内部的业务做闭环串联。做分析的过程往往有三步:问题背景是什么、要分析什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怎么分析。

映射到数据指标体系中则上升为要考虑指标体系的目标是什么、指标体系的用户的业务目标是什么;

再考虑要实现这些目标会有哪些表现、哪些信号能够支撑他们的目标关注;

最后再找出相关的指标来支撑数据指标体系的构建。

确立公司业务的核心指标:找到能够体现公司业务完成情况、进展情况的指标,也就是常说的北极星指标;

确立用户行为的关键指标:常说的过程性关键指标;

进行业务需求的多维拆解:将指标按照业务域、数据域进行拆分或者延伸;

按照优先级进行系统性整合与建设:经过前面三步,再最后进行整合,将指标系统性整合和构建,去除重复指标、虚荣指标、无意义指标。当指标数量过多时可以按照优先级分类,先做一部分再做一部分,不断迭代完善。

根据“指标金字塔”概念,可以将搭建指标体系的过程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核心指标要能指引业务发展,对齐业务发展方向和业务目标,有牵引性,最好不要超过三个,一般选用北极星指标。

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的最终产物就是确定 1-3 个最上层的关键指标。

拆解核心指标,一般从业务角度考虑,根据业务来拆出过程性关键指标。

找出哪些能让核心目标达成的动作,然后再定义出出衡量这些动作效果的指标,就完成了拆分,因为还要进行再次拆分,所以在这个阶段,不必要拆分的太过零碎,每个业务方向 1 个指标即可,不要多于 3 个。

这个阶段的最终产物是几大过程性关键指标。

操作指标最终会落实到具体的业务执行人员,对他门日常的工作做牵引。将业务指标拆解成操作指标,拆解时注意不要有重复,同一个指标不要对应多个负责人,尽可能做到相互独立、各自负责。

这个阶段的最终产物是所有的操作性指标和对应的业务负责任人。

经过前面 3 步,我们已经从顶层拆分到了底层,如果你的业务比较复杂,也可以再做拆分,但其实一般 3 层就比较合适,容易溯源和追踪。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梳理、整合、排查、演练,完成这个过程后,我们就可以输出完整的指标体系结果了。这个过程中,最终将会输出指标思维导图,如下图所示:

(点击图片可放大)

02 建立数据指标字典不少公司面临指标混乱的现状:

同名不同径,同径不同名。

口径不清晰,口径有错误。

命名难理解,计算不易懂。

来源不清晰,同部不同径。 指标命名公式 = 限定词+业务主题+指标名称+量化词(限定词和业务过程、统计对象不要求都出现在指标名称中。)

限定词:用来对指标进行限定约束。比如:当天、本周、当月、平均、累计。 业务主题:用来描述业务在哪个过程阶段。比如:打开页面、下单、点击支付、支付成功、支付失败。 指标名称:是指标要统计的对象实体名称。比如:统计订单还是用户。 量化词:是对一物理量的测定,通常以数字单位来表示。比如:金额、份额、次数、率。 举个例子:当天(限定词)首次下单并完成支付(业务主题)新用户的销售额(指标名称)次数(量化词)。通过指标命名四要素 ,我们先对指标命名进行规范,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公司部门很多,指标的开发都需要成本的,但是很多指标其实是可以共用的,那如何让整个公司形成一个大家都认同的标准化体系呢?建立指标字典,是搭建数据平台的基础。指标字典由指标构成,指标由维度、汇总方式、量度三要素构成。比如“订单总金额”,“订单”表明维度的限定,“总”表明汇总方式是求和,“金额”可以表明度量单位是货币单位。建立指标字典,要求:1)规范维度和量度命名,命名规则要尽量做到明确、通用、易懂;2)对确认维度或量度,统一计算口径,避免歧义;3)涵盖尽可能多的关注的核心维度和量度,以此为基础推动数据建设,确保指标字典里覆盖的维度都可区分,指标都可统计;4)基于指标字典,将核心维度和量度注入元数据中心,接入指标提取工具,后续实现不需要写sql即可完成自助查询及分析需求。03 数据指标拆解方法完成了指标体系的搭建,还需要具体落实到数据分析,第一步,是进行数据指标的拆解,下面咱们来讲讲如何寻找分析角度,对要分析的对象进行数据指标拆解。流程如下图所示:

(1)明确分析目标 进行数据指标拆解的第一步就是明确要分析的目标。例如现在有两个目标需要达成:

(2)确定问题 在明确分析目标后,就需要确定为了达成该目标,需要提出围绕该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使用思维脑图,写出在看到该目标后产生的问题。

(3)拆解问题(确定计算公式) 在确定问题后,就需要找到能够数值化衡量这些问题的指标,以及它们的计算方式。

(4)拆解指标&拓展维度布局 计算方式确定,就可通过分析组成这些计算公式的指标来探究影响其的原因,比如销售额=单价*数量,那么就可从「单价」、「数量」来分析销售额变动,以一个指标为定量,分析对比其他指标变化。 同时以计算公式结果为指标,拓展维度(比如地区、时间、品类等等)来探究不同维度下的指标差异。

(4)最终结果展示 展示结果按照总—分方式,如下图所示:

完成数据指标的拆解,搭配使用BI工具 ,就能方便地帮助用户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可视化展示,洞察数据背后的意义了!04 总结

使用指标的原因: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低成本的获取更多信息。

指标的定义:指标是一个被定义的数值,用来对事实进行量化抽象。

指标设计的4个要素:名称、责任人、含义、口径。

指标设计的3个过程:通过抽象、加工、限定,我们可以将数据转化为原子指标、衍生指标和派生指标。衍生指标是原子指标经过运算的结果,派生指标是原子指标和衍生指标经过维度限定的结果。

衡量指标设计好坏的4个标准:有效性、可信性、敏感性、是否可运营。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