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美军发布:《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指南》

时间:2025-08-21来源:数据学堂浏览数:5

(一)发布机构与时间

该指南由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首席数据官办公室(OCDO)主导编制,卡罗琳・库哈尔斯基(Caroline Kuharske)作为OCDO主任及DISA首席数据官签署批准。

指南版本演进历程如下:

版本 日期 核心更新内容
1.0 2025-01-14 初始草案发布
1.1 2025-03-18 完善数据保留政策
1.2 2025-04-28 新增安全控制措施

(二)战略背景与目标

该指南是DISA落实《美国国防部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采纳战略》的核心工具,将数据视为 “增强作战准备度的战略资产”,旨在解决数据碎片化、合规性不足及安全风险等问题,支撑 “以数据驱动决策” 的组织转型。

数据价值优化:通过全流程管理提升数据可用性、完整性与分析效能; 合规性保障:确保符合联邦数据战略、DoD指令(如DoDI 8500.01信息安全)及《国家档案馆与记录管理法案》; 风险防控:通过分类管理、加密技术及审计机制降低数据泄露、误用风险; 协作增效:打破部门数据壁垒,促进跨团队、跨机构的数据共享与联合行动。 

(三)适用范围与受众分层

覆盖DISA全业务链数据,包括:

作战指挥数据、传感器采集数据、行政记录等; 数据类型涵盖结构化(如数据库表)、非结构化(如文档、音视频)及元数据。
分类 典型岗位 核心职责关联
决策层 数据治理委员会(DGC)成员 制定政策、资源审批、合规监督
管理层 数据steward、项目管理办公室(PMO) 数据质量管控、系统实施oversight
执行层 数据工程师、安全管理员、合规官 数据处理、存储配置、审计执行
协作层 外部合作伙伴、盟军数据团队 数据共享协议落地、跨域协作

(一)规划阶段(Phase 1):战略奠基 DGC 协作机制:明确委员会在数据质量、安全及生命周期决策中的权责,建立跨部门协调会议制度; 合规性基线:需满足的标准包括: DoD指令(如DoDI 8510.01风险管理); DISA安全技术实施指南(STIGs); NIST SP 800-53信息安全控制框架。 架构设计:定义数据格式(如JSON、CSV)、元数据标准(参考 DISA 数据目录模板)及跨系统接口(如SV-1 系统接口视图); 资源配置: 硬件:云平台(FedRAMP/DoD SRG认证)、本地数据中心; 预算:纳入DISA年度财政规划,与采购周期联动。


采用 “威胁-脆弱性-影响”(TVI)模型,识别潜在风险点(如未授权访问、格式不兼容),制定mitigation措施(如加密传输、标准化转换)。

(二)收集与评估阶段(Phase 2):源头把控 多源整合: 内部:作战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数据库; 外部:联邦机构API接口、盟军情报共享平台; 技术实现: 实时采集:通过消息队列(如Kafka)对接传感器数据; 批量处理:利用ETL工具(如Apache NiFi)清洗异构数据源。 自动化校验规则: 格式校验:邮箱地址正则匹配、日期格式统一; 完整性校验:必填字段非空检测(如作战任务编号); 分类标签体系:
密级 标识 访问控制要求
公开 UNCLASSIFIED 无特殊限制
受控非密 CUI 需审批+审计
机密 Confidential 仅限授权人员+双因素认证


(三)处理、质量与标准化阶段(Phase 3):价值提升 去重策略:基于唯一标识符(如装备ID)或模糊匹配(如地址相似度计算)合并重复记录; 异常值处理:通过统计方法(如Z-score)识别并修正错误数据(如负库存数量)。

维度 标准示例 技术工具
时间格式 ISO 8601(YYYY-MM-DDTHH:MM:SS) Apache Commons Lang
单位转换 公制与英制自动换算(如米→英尺) UnitOfMeasure 库
编码规范 UTF-8字符集 数据集成平台内置转换

建立 “单一事实来源”(SSoT),如:

装备主数据:包含型号、制造商、部署状态等核心属性; 人员主数据:整合姓名、岗位、安全clearance等信息,对接人力资源系统。 (四)存储与维护阶段(Phase 4):安全保障 分层策略:
层级 存储类型 适用数据 访问频率
热存储 SSD/云数据库 实时作战数据、高频分析数据 每日多次
温存储 HDD/对象存储 历史交易记录、日志数据 每周 / 月
冷存储 磁带库/归档云 过期合同、备份数据 年度检索

加密体系: 传输层:TLS 1.3协议; 存储层:AES-256-GCM加密算法,密钥由DISA密钥管理系统(KMS)托管。 备份策略: 全量备份:每周一次,存储于异地数据中心; 增量备份:每日三次,同步至AWS GovCloud(美国政府专区); 恢复测试:每季度进行灾难恢复演练,目标恢复时间(RTO≤4小时,恢复点(RPO≤12小时。 (五)使用与分析阶段(Phase 5):价值释放 基础分析:Tableau生成动态仪表盘,支持作战态势可视化; 高级分析: 机器学习:使用TensorFlow训练装备故障预测模型; 实时分析:Flink流处理平台解析传感器实时数据,预警异常事件。 访问审批:分析人员需通过 “需要知道”(Need-to-Know)原则审批,涉及CUI数据需额外隐私审查; 模型治理: 记录算法训练过程(如数据来源、特征工程步骤); 定期审计模型偏差(如作战效能预测模型的公平性检验)。 (六)共享与协作阶段(Phase 6):生态构建 技术实现: 低密级→高密级:通过单向光闸传输,附加数据脱敏(如模糊化个人信息); 高密级→低密级:采用数据摘要提取,避免敏感信息泄露; 协议模板:参考《数据共享协议(DSA)》模板,明确: 共享数据范围(如仅限训练数据集); 责任划分(如数据泄露后的追溯条款)。 元数据目录:DISA数据目录提供字段级搜索(如 “密级=机密”+“主题=无人机”),支持API接口调用; 权限继承:数据访问权限随共享链路传递,接收方需重新认证(如多因素身份验证MFA)。 

(七)归档与保留阶段(Phase 7):历史沉淀

数据类型 保留期限 存储介质 访问权限
作战命令 永久 磁带库 仅限审计部门 + 高级指挥官
合同文档 10年 云归档 合同管理团队
临时日志 90天 自动删除


索引机制:对归档数据建立 “密级+时间+主题” 三级索引,支持秒级检索; 格式迁移:每5年更新一次归档数据格式(如从CSV迁移至Parquet),确保长期可读性。 (八)销毁阶段(Phase 8):闭环终结 存储介质处理:

介质类型 销毁方法 合规依据
硬盘/SSD 多次覆写(DoD 5220.22-M 标准)+ 物理粉碎 NIST SP 800-88
磁带 消磁+焚烧 DISA STIGs

介质类型 销毁方法 合规依据
硬盘/SSD 多次覆写(DoD 5220.22-M 标准)+ 物理粉碎 NIST SP 800-88
磁带 消磁+焚烧 DISA STIGs

逻辑删除:数据库采用 “标记-删除” 两阶段机制,删除前需双人审批。 销毁记录:生成包含数据哈希值、销毁时间、操作人员的电子证书,保存至区块链存证系统; 第三方验证:每半年邀请独立机构进行残留数据检测,出具合规报告。 (一)培训体系设计

岗位层级 核心课程模块 培训形式 考核方式
新入职人员 数据分类基础、DMP填报流程 线上微课(2小时) 情景模拟测试
数据管理员 数据质量控制、元数据标准 线下工作坊(1天) 实操演练
管理层 数据治理战略、跨域协作 年度峰会(2天) 案例答辩
开发 “数据生命周期助手” APP,内置流程向导、合规检查清单及在线答疑功能。 (二)政策与标准体系 法律层面:《美国法典》第44编(公共记录管理)、《隐私法案》; 机构层面:DISA 指令 270-50-9(生命周期维护规划)、DoD 5000 系列采办文件。


指南与国际标准衔接情况:

元数据:兼容ISO 19115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 安全:参考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三)技术工具清单

阶段 工具类型 示例工具 功能描述
规划 建模工具 Visio、EA 数据架构设计、流程建模
采集 ETL 工具 Informatica、Talend 异构数据源整合
存储 云平台 AWS GovCloud、Azure Government 合规存储与备份
分析 机器学习框架 PyTorch、Spark ML 预测建模与分析
(一)绩效指标体系
维度 指标名称 目标值 数据来源
数据质量 错误率 ≤1% 数据校验日志
访问效率 数据检索平均响应时间 ≤5秒 系统监控日志
合规性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 100% 合规报告

建立 “数据健康仪表盘”,实时展示:

各阶段任务完成进度(如采集阶段数据入库率); 安全事件预警(如未授权访问尝试次数)。 

(二)持续改进流程 年度评审:由DGC牵头,联合第三方机构对指南实施效果进行评估,重点分析KPI达标情况及技术适配性; 敏捷迭代:通过 “问题上报 - 需求分析 - 方案验证 - 部署更新” 闭环,每季度发布指南补丁版本(如1.2.1),快速响应技术变化(如新型加密算法应用)。 (一)创新点分析 全流程风险嵌入:将安全与合规要求融入每个生命周期阶段,而非事后审计; 动态治理框架:通过灵活技术选型(如不绑定特定云厂商)与年度评审机制,适应军事数据环境的快速变化; 跨域协作标准化:建立涵盖协议模板、技术接口及权限管理的完整共享体系,提升盟军数据互操作性。 (二)局限性 技术细节留白:部分环节(如AI模型可解释性)未提供具体实施指南,依赖各部门自行探索; 新兴技术覆盖不足:对量子计算、边缘计算等前沿领域的数据管理挑战未作前瞻性规划。 

(三)实践参考价值

该指南为大型组织(尤其是跨地域、多密级环境)提供了可复制的数据治理范式,其核心经验包括:

分层管理:按密级、使用频率设计差异化存储与访问策略; 工具链整合: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不同厂商工具的协同(如ETL+分析平台联动); 人员能力绑定:将培训考核与岗位资质挂钩,确保流程执行落地。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点击进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