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数字化改革进程中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探索

时间:2022-02-18来源:成全新的幸福浏览数:500

      数字化改革成为全球公共治理和公共服务发展趋势,在大数据时代,以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都需要信息化手段的创新支撑。在政府数字化改革过程中伴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使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被提升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已经远远超出技术范畴。2007年,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实施了《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55号令),对规范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以制度推动实现政务信息资源纵横联通、整合共享,提升政务信息化建设实效。在政务信息化项目大举建设的同时,除了规范项目建设本身,事后的绩效评价也尤为重要。开展信息化项目评估的研究是探索政务信息化系统运行规律的需要,也是推动政务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建设人民满意的创新型服务政府,实现政务数字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此理念为基础,从省级主管部门开展的有关信息化项目评估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评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数字化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1.建设篇

      1.1对信息化项目的认识

      近年来,国家、地方都对信息化项目的建设管理提出明确要求,本文现梳理出以下重点政策对信息化项目所作相关定义:

      国家层面:《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适用的国家政务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实施的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信息资源库、国家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机房等)、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等符合《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规定的系统。

      省级层面:《四川省省级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适用的政务信息化项目主要包括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政务云平台、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及机房等)、信息资源库、共性支撑平台、重点业务信息系统、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等符合《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国家标准的项目。《江西省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适用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包括:省级(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等)部门按《政务信息系统定义和范围》规定负责实施,支撑政务部门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业务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库、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电子政务云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公共支撑平台、共性应用系统等)、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及相关支撑体系等政务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广西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适用于各类使用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以及其他财政性资金来源的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治区统一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点业务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库、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及相关支撑体系等。

      综合以上政策文件,本文所称信息化项目,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与社会企业联合建设、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需要政府资金运行维护的,用于支撑政务部门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各类信息化项目。

      1.2对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历程的回顾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进程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推进阶段、发展阶段、高速发展阶段,从推进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出发,启动“三金工程”,发起“政府上网工程”,将政府信息化建设纳入一个全新的整体发展阶段。

      政府信息化进程中一些重要的标志性政策文件包括:

      (1)1992年,为了推进政府机关的自动化程度,在政府机关普及推广计算机的使用,国务院办公室下发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1992)25)。

      (2)200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36号)。积极推进了政府系统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

      (3)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2001—2005年规划纲要》(国办发〔2001〕25号),对我国政府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4)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5)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办发〔2019〕57号),对国家政务信息系统的规划、审批、建设、共享和监管作出规定。

      从我国政府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不再是以往的简单网络架构搭建问题,是一个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要求巨大消耗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中依然存在信息孤岛、重复建设、业务支持不足等问题。为规范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推动政务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层级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政务信息系统应用绩效考核,开展信息化项目评估的研究是探索信息化系统运行规律的需要,也是推动信息化发展的现实要求,对发展数字化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2.管理篇

      随着信息化项目的增多,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立项管理、采购管理、实施管理、验收评审、绩效评估等环节的管理。信息技术的渗透,项目管理的数字化方式被视为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数据价值的挖掘将项目管理平台的价值放大,能有效应对政府信息化项目业务复杂、项目规模大、需求变化频繁、范围难界定等问题。

      一是明确政府定位及职责。作为政府信息化项目管理者,首先需要充分发挥和完善政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集管理、技术、沟通、协调于一身,做好信息化项目的统筹管理。其次,确立科学合理的运作机制,实施监督评估机制、定期汇报机制、咨询顾问机制等。最后,需要从政府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完善主要技术标准,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推动政府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二是做好顶层规划及部门协同。在充分论证各部门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层次地逐步规划开展,而不是通过完成任务式的大量项目快速堆砌,严格根据制度要求、新的发展形势做好顶层规划,并按照要求进行报批或备案。基于当前政府信息化项目存在重复建设、孤岛等现象,应牢牢把握统筹规划、共建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基本原则,并加强与地方已有项目的衔接。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优化数据治理理念和架构体系,最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助力政府数字化转型

      三是加强项目监督及风险把控。建立项目管理机制,跟踪项目实施情况。明确项目的实施机构、项目责任人,以及项目管理的领导机制、组织机构,划分各组织职责,加强对项目全过程的统筹协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前识别和评估风险,做好风险防控计划,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防范措施。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产生危害。

      四是重视信息安全及管理。数字赋能政府信息化时代,需要做好应对数字时代的风险挑战的准备。推动创新发展,需要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加强网络安全预警监测,确保政务大数据安全,从而提升数据管理和应用水平,提升政府信息化综合管理能力。

      3.评估篇

      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估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信息化项目评估工作,聚焦实现政府信息化建设的集约性,增强项目的成果产出质量和创新效益,从而全面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信息化决策管理效率,推动区域重大战略任务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人民满意的创新型服务政府,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基于国脉互联长期以来对于国内外政务信息化的跟踪研究,结合多年绩效评估经验和业界专家指导,总结提出以下信息化评估理念:

      3.1国脉互联信息化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信息化项目评估首先要建立评估标准,国脉互联根据“项目系统评估指数五通模型”建立起信息化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包含软件项目的建设投入、核心支撑、运行活力、数据共享、业务协作、运行成效以及硬件项目的利用情况、核心匹配度八个维度,对各级各类信息化项目针对性的有效评估,评判项目建设成效,为项目进一步标杆推广、升级、迭代、整合或淘汰提供决策支持。八个维度具体考核内容如下:

      建设投入,主要考核项目的资金、设备和人力投入情况等;

      核心支撑,主要考核重点项目、上云部署、关联业务、安全技术体系等;

      运行活力,主要考核系统性能、系统使用、数据规模、运行状态等;

      数据共享,主要考核数据归集、目录编制、数据共享、数据开放等;

      业务协作,主要考核部门内部应用一体化、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协同、系统/平台的互通互联、协作机制等;

      运行成效,主要考核目标匹配、用户体验、工作体验、运营推广(对外)、荣誉奖项等;

      利用情况,主要考核硬件系统资源利用、故障情况等;

      核心业务匹配度,主要考核是否在部门职能领域范围等。

      3.2信息化项目评估关键点

      3.2.1信息化项目的分类

      信息化项目的开展涉及多个方面、多个类型,例如软件建设、硬件建设、系统运维服务、网络安全服务等,而系统又可以分为服务类、治理类等,不同项目的评估重点不同,所以对信息化项目进行评估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准确分类,考虑不同类别项目的特点和侧重点。

      3.2.2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的构建是项目评估的重点和难点。首先,需要根据不同类别的信息化项目分类建立指标体系,指标体系需综合考虑各类项目的投入与应用成效。同时,随着信息化项目的与时俱进,指标体系需要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前瞻性。

      3.2.3指标体系的操作方法

      指标体系建立之后,正式展开评估需要有一套指标体系的操作方法,包括指标权重、数据采集、得分计算等。操作方法既不能简单的用数据说话,也不能仅以主观判断,应定性与定量结合、科学合理,尽可能使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3.2.4评估标准的制定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化项目建设重点与需求变化,评估标准需切实符合实际又兼具一定的前瞻性,以客观标准衡量信息化项目的价值。

      3.3信息化项目评估原则

      (1)全方位

      对信息化项目立项合理性、过程管理、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

      (2)多角度

      为实现信息化建设的集约性,增强项目的成果产出质量和创新效益,从而全面提高政府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信息化决策管理效率,评估体系从多角度深入分析,其中:

      广度:涉及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等各大领域。

      深度:评估数据包括业务系统模块、服务平台、OA、网站建设、财务及内部管理系统、硬件、迭代升级系统等信息化内容。

      高度:对信息化发展能力、提供决策支撑核心竞争要素影响的评估。

      (3)客观性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别采样打分,科学、客观地反映评估对象的信息化项目建设水平。

      (4)导向性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维度,在充分考虑信息化建设重点和需求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

      3.4信息化项目评估方法

      信息化项目包含类型较多,包括开发类、产品实施类、数据类、运维类、研究咨询类、性能优化类、综合类等。因此,其评估方法既不能简单地仅用数字说话,也不能仅通过主观判断来衡量,而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通常所用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访谈法:通过访谈信息化项目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查看系统日志法:通过查看系统日志中的记录数据,评价信息化项目系统的使用情况。

      文档查阅法:通过查阅项目立项审批、采购、验收等相关文档,评价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的规范性等。

      用户问卷调查法:通过用户问卷调查,评价用户群体对相关系统使用的满意程度,系统的应用成效等。

      软件测试法:通过软件产品对信息化系统进行测试,评价信息系统的功能等。

      3.5信息化项目评估结果利用

      信息化项目评估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信息化项目评估结果,既是评价已建项目应用效能、以评促改的重要手段,也是后续信息化项目规划制定、项目审批、投资决策、项目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对各级各类信息化项目开展针对性的有效评估,评判项目建设成效及评估结果,能够提升政务信息化项目应用效能,提高政府投资决策水平和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投资效益。

通过进行信息化项目现状评估,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政府当前信息化水平,确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需要进一步实施哪些信息化项目,哪些信息化项目需要集成,以确保现有信息化项目投资的有效性,明确下一阶段信息化实施目标,为政府新一轮的信息化规划及实施工作打好基础。

      4.发展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面对数据驱动发展时代带来的数字化趋势,各部门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上各自为政,普遍重立项建设、轻运行维护和推广应用等问题通过信息化项目的规范管理进行系统的显现,并对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能够正确引导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是以信息化项目建设为起点,推进新行政改革。

      标准规范对信息化项目规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各地紧扣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立足于构建政务信息化项目统筹协调管理机制,相继出台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从项目规划和审批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数字化转型赋能正在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对以往的建与用的结构模式形成巨大的挑战。从战略规划、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全流程管理等方面重点发力,以重点项目设计、运营、管理为主线,以制度、流程为基础,持续深化重点信息化项目管理。

      二是以优化项目效能为重点,推进数字化协同。

      信息化项目评估是对信息化项目的发展水平、建设质量、发展潜力进行全方位评价,从而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理分析。合理规划和布局各种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目标,提升多业务协同的服务能力,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抓手,着力探索重点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新模式、新机制和新方向,以最小的成本优化配置信息、技术及设备,解决信息资源共享的障碍等问题,加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经费协同联动。

      三是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核心,推进数字化服务。

      全方位的信息化项目评估能够清晰的显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及取得的成效,客观地评价出信息化建设对整个社会各层面的贡献。在推进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围绕服务群众为中心,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信息共享,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解决公众在政务服务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实现跨部门间业务、技术、工具等的深度融合,切实将构建标准化的数字服务体系落到实处,实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