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东数西算”引爆市场!数据背后有啥价值?

时间:2022-02-27来源:肩上蝶纷纷浏览数:125

又一个超级工程,站上新风口!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发改委在2月17日发布的政策解读中介绍,“数”指数据,“算”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所谓“东数西算”,就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实体经济数字化发展赋能。

这项重大工程被称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郭亮表示,可以关注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机会,如数据中心、网络、供配电设备、制冷设备、ICT设备、数据服务等市场。“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开启,预计这些数据中心的建设,每年将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000亿元。

▲图源: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

1、为何要推出“东数西算”超级工程?

正如水利之于农业时代,电力之于工业时代,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底座”之一。

伴随近年来5G、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发展,全球对算力的需求日趋增长。截至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然而,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东数西算”首次从顶层设计角度规划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利用西部地区算力资源承接东部地区算力外溢需求,推动东西部走向的数据资源融合汇聚、流通交易。如此,可以逐步改善我国数据中心供需失衡的问题,促进算力的全国性调度使用,实现资源平衡。

除了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外,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也有望改变目前数据中心无序发展的现状。通过国家政策层面的引导,让一些不适合建设数据中心的地方放弃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同时响应“双碳”目标。

2、哪些“东数”可以“西算”?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国家统一筹划建设下,“东数西算”的产业集群规划,本质上就是将数字领域拆分成若干细分领域,每个领域都交给更适合的地方去建设,既可以避免重复性的投入和资源浪费,也可以给各地建设提供一个参照。

具体来看,在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中,东部节点的定位是承接实时性的算力需求,西部节点的定位则是承接非实时算力需求。比如,京津冀周边的怀来县、张北县、宣化区,定位是积极承接北京等地实时性算力需求,构建辐射华北、东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而甘肃枢纽的起步区则是庆阳,定位是绿色、集约、安全。

对于后台业务、数据加工与清洗、离线分析业务、存储备份等对网络要求相对不太高的业务,或是对时效性要求不是那么高的业务,有望率先向西转移,由西部数据中心来承接。对于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移动医疗、远程会议和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则更适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枢纽布局。

国家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数据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下,“东数西算”可不仅仅是相关算力企业及上下游产业的利好,各类市场主体都将直接受益。

3、数据有什么价值?

伴随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划定十大数据中心集群地图,云计算巨头们随即比拼自家数据中心的“命中率”。据了解,包括阿里、腾讯、华为、三大运营商等在内的云服务龙头已经命中了多个地区、多个数据中心集群。

▲在八大节点十大集群各大科技巨头的布局情况 图源:智东西

巨头们的率先布局,使数据产业俨然成为一座成色十足的“金矿”,数据价值愈发凸显。

当前,数据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力和关键生产要素。实现数字化转型,需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业数字化,本质上是生产数据和管理数据的数字化,把所有的流程全部都用数字化的工具留存下来。‍‍第二个阶段是数字产业化,日常经营环节,企业每天都消耗着大量的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产生越来越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到底有什么价值?

比如在汽车行业,汽车零配件一旦出问题,这一批次的所有车可能都要被召回,损耗成本非常高。实现数字产业化之后,在工业自动化上可能会有全流程溯源,可以追溯到‍‍某一个零配件在哪个产线节点中生产出来,‍‍最终零件被装在了多少辆车上,这些车现在在哪里,整个流程都可以精准溯源,不再需要把这一批次或车型的车全部召回,可以非常明显地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

▲汽车生产车间 图源:吴晓波频道

比如在金融行业,近年来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布局物联网,应用规模不断提升。物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将采集到的企业授权的第一手生产经营数据通过卫星通信传输至银行后台,银行再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分析与建模,就可以在海量的数据中总结出规律,利用这些数据与模型反过来为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共建数字生态。

以平安银行为例,平安银行结合物联网、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与联邦算法等应用,不断创新落地业务场景,比如:给奶牛佩戴牛耳钉、牛项圈等穿戴式设备后,即可实时检测其生理特征、活动轨迹等数据,实现农场数字化经营;在茶园里,埋在土里的传感器,可以采集土壤的酸碱度、温度等数据,帮助茶农掌握作物生长情况;在工厂车间,机床上的设备手环、工业信号采集器可以采集机器的位置、电流强度、生产运行状况,帮助企业主合理安排订单,减少设备损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越是传统、生产集中度越高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效益越是明显。对传统产业企业而言,数字化并没有改变其根本的商业模式,提高的是企业应对市场的响应效率。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止是将数据可视化,而是要提高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的响应能力,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切实用到扩大需求存量、开发需求增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上来。

在“东数西算”全面启动、数据价值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算力的进一步提升优化,将有助于降低企业上云用数成本,加快工业互联网、远程医疗、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和落地,这无疑给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随着“东数西算”规划落地节奏进一步明确,一种更加高能高效、绿色可持续的新经济发展方式将在中国上演,数字经济将以更加磅礴壮阔的姿态席卷各行各业,我们都将从中受益。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