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濮阳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

时间:2022-06-01来源:七星草浏览数:348

健全数字政府发展动力机制,探索“局+中心+公司+研究院”架构。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应用场景开发,推动数字政府项目由部门分散自建向政府统筹、按需购买服务方式转变。注重典型引路、试点带动,拓展大数据在智慧城市、政务服务、“一网统管”、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内部审计,保障数字政府建设达到设计目标要求并发挥应有作用。建立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目标责任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

濮阳市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我市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根据《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国务院令第71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8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2020—2022年)〉的通知》(豫政〔2020〕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重大意义

当前,企业和群众诉求日益多元化,对公共服务的形式、内容、质量提出更新更高要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进政府职能重塑、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效能提升,全面推行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服务,已经成为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方向和突破口。建设数字政府是落实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数字中国”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二)发展现状

1.推进机制基本理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建设,成立了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南乐县、华龙区成立了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其他县(区)也挂牌成立相应机构,由常务副职主抓此项工作,建立集中攻坚工作机制,强力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

2.基础框架初步形成。近年来,我市强力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数字政府基础框架初步形成。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市本级所有财政预算单位和公共服务企业全覆盖,覆盖率居全省第一位。大力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身份认证、电子印章等系统与国家一体化平台实现无缝对接。建成全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梳理政务数据资源目录5126个,挂接数据1.6亿余条。党政机关协同办公平台建成投用。

3.应用本土化特色鲜明。我市运用大数据思维搭建“智慧金融”平台,有效纾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当前,“豫事办”市级分厅应用数量全省第一,群众和企业获得感逐步增强。市、县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可办”,网上政务服务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公安、社保、教育等101项民生事项实现一张身份证办理。政务服务移动端“i濮阳”注册用户突破120万,150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以不动产登记办理为主的15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秒批”。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问题,实现30项“一件事”政务服务集成办理。搭建“智慧医疗舒心就医”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舒心就医一次付费”。全市28家二级以上医院、76所乡镇卫生院、1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286所村卫生室全部接入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省内率先实现居民医疗数据共享和电子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全程电子化,“不见面”交易比例达到100%。南乐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实现跨晋、冀、鲁、豫、苏五省通办,形成以政务服务移动端“i濮阳”为引领,涵盖“互联网+监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体化协同办公等多领域应用的特色平台。

4.应急管理作用显现。近年来,我市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监管”系统作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运用大数据手段,全面及时跟踪排查密切接触人群,推广应用疫情管控排查“二维码”,实现一区一码、一企一码,畅通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有效满足企业和群众网上办事需求,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彰显了大数据在提升应急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顶层设计有待完善。数字政府建设在总体架构、建设内容等方面顶层设计不够完善,安全防护、数据归集、应用开发适配等方面标准不够健全,与数字政府建设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不够完备。各级各部门在数字政府建设过程中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和创新思维还不够强,统筹协调不够有力,数字政府建设合力有待加强。

2.系统建设缺乏统筹。各级各部门系统建设、数据资源分散,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化程度较低。据统计,市直34个部门共建有142个政务信息系统,标准规范不统一,机房与专线分散,业务系统尚未实现统一管理和运维。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信息烟囱”“信息孤岛”问题突出,数据共享难、系统整合难、项目统筹难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3.基础支撑能力薄弱。部分市级统建平台技术落后,标准化程度低,业务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不高。个别系统产权不清,政府对数据资源的使用管理权限有待明晰和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面临挑战,尚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系统运维难度大、成本高,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与“撒胡椒面”现象并存,资金保障难等关键性难题没有得到有效破解。

4.群众获得感不强。网上政务服务体系不完善,“一件事”政务服务集成度不够,电子证照数量少,应用场景和网上服务创新能力弱,事项精细化程度不够,办事“满屏找”等问题依然存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效果不理想。线上线下融合不够,业务流程还存在“胡同”“梗阻”现象,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和群众满意度、获得感有待提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科技强国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定标准、聚数据、建平台、拓应用、抓提升、促发展”,充分挖掘应用场景,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行政管理协同化水平,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集约建设。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理念,运用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建立健全数字政府建、管、用机制,形成各参与主体高效协作的强大工作合力。按照统筹规划、统分结合的原则,强化信息资源深度整合,着力提升数字政府集约化建设水平。

2.坚持需求导向、为民服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加快解决制约数字政府建设的管理、业务、技术等方面的难题,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探索形成具有鲜明濮阳特色的服务型数字政府新模式。

3.坚持标准引领、改革带动。始终将企业和群众“好不好用、爱不爱用”作为检验数字政府建设成效的衡量标准,运用“放管服”改革思维,从群众眼里“一件事”理念出发,以“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为主线,从技术革新到业务创新、从前台服务到后台支撑、从管理创新到体制机制改革,系统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4.坚持开放创新、社会协同。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AI(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业务创新,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着力提高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创新数字政府建设模式,构建高效、有序、开放、多元的发展新机制。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数据资源社会价值,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完善社会协同、共享共治的治理体系,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5.坚持安全为上、自主可控。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思想,建立健全技术与管理融合的数字政府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制防、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形成实战化、常态化、体系化、生态化、自适应、可扩展的一体化防御能力,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

(三)建设目标

完善“全市一盘棋”工作机制,以公共服务大数据化为引领,强化需求驱动、业务驱动和数据驱动,加快应用建设和数据共享,推动云网融合,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全市数字政府建设。到2021年底,5G网络实现乡镇、农村热点区域全覆盖。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建成投用。政务服务事项95%以上实现“最多跑一次”,90%以上实现不见面审批;10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办理,300个民生事项实现“一证通办”,2000个便民服务事项实现“随身办”“掌上办”。建成全市协同办公平台和“互联网+监管”平台。扎实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着力解决义务教育新生入学报名难、不动产登记“一号难求”等民生问题。工程建设项目基本信息和审批数据实现实时共享。完成“12345”政务服务热线优化整合和平台智能化改造升级。

2022年底,5G网络实现全域覆盖。大数据中心建成,城市大脑分析决策、指挥调度、监测预警、应急联动等功能逐步完善。数据实时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探索开展数据资源跨域、跨级融合互通和协同应用。政务服务标准化基本形成,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掌上办”,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实现“就近办”,民生服务高频事项基本实现“跨省通办”。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异地评标常态化。“互联网+监管”更加高效,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形成。

2025年,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和电子档案全面推广。“一网通办”“一网通管”“一网通享”“一网通贷”全面应用,民生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面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安全监管机制全面形成,城市大脑运行高效,政府决策更加科学,民生服务更加便捷,城市治理更加精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信息数据更加安全,数字政府建设整体水平迈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总体架构

紧紧围绕数字政府建设目标,以利企便民为导向,以业务协同为主线,以数据治理为驱动,以增强基础设施能力为支撑,打造管理、业务、数据、技术“四位一体”的数字政府总体架构。实现全市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公共支撑、数据服务、应用系统等集约化、一体化建设和运行,创新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推动政府运行效能显著提升,为企业和群众营造良好办事创业环境。

(一)管理架构:机制保障成效。建立市级统筹建设管理体制和各级各部门整体协同联动工作模式,健全监管评估机制,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业务创新、资源规划等各项工作,将工作重心向强化业务协同转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

成立濮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承担数字政府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推进、建设管理、标准规范制定等职责。建立市数字政府建设专家库,针对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重大决策、技术指导等提出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市大数据中心承担市级电子政务外网、市级政务云平台等重要基础设施的资源管理和安全保障,以及数据归集、分析、应用开发、应急保障等相关工作,对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进行技术指导。组建市大数据科技公司,承担数字政府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政务信息化系统设计、建设和运维工作。成立市大数据研究院,承担大数据科学研究、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等工作,为我市大数据发展提供基础动力。按照“局+中心+公司+研究院”模式,构建数字政府管理、建设、运维、发展新格局。

(二)业务架构:数据驱动协同。围绕政府职能定位,突破传统业务条线垂直运作、单部门内循环模式,通过业务整合、系统整合、数据整合,打造数据驱动业务协同的“闭环管理”政务服务新模式,构建我市多渠道、全方位、宽领域、有特色、可持续的服务型数字政府业务体系。

1.政务服务。以企业和群众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以深入推进“一网通办”改革为抓手,进一步整合优化办事流程,提升协同服务能力,加快推进“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推动政务服务更加便利高效,打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满意度。

2.社会治理。强化大数据在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全面深化“互联网+监管”改革,提升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水平。运用新技术建立应用模型,加强各领域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为各级各部门有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提高治理预见性、精准性,实现“一网通管”。

3.科学决策。运用数据关联分析、AI等技术,建设“领导驾驶舱”,充分发挥大数据在辅助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数据归集、融合、分析、应用,开展交叉比对、趋势预判,为持续改进政策制定、经济运行、疫情防控、公共安全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及科学依据,实现决策分析“一屏统览”,全面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4.行政管理。以智慧型、整体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共享协同为核心,以组件定制为特色,以业务安全为保障,建成一体化协同办公中台和枢纽,实现全市政务领域横向联通和全域覆盖,打造全市协同办公“一张网”,全面实现网上办公、掌上办公、协同办公、智慧办公。

(三)技术架构:平台提升能力。采用分层设计思路,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公共支撑层,以安全保障、标准规范和运营维护为支撑,通过“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集约化建设,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形成应用新生态。

1.基础设施体系。按照“集约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推进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市大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各级各部门提供强大、高效、安全、按需使用的基础设施资源,改变以往系统孤立、业务隔离、资源分散的局面。

2.数据资源体系。通过市大数据中心对各部门数据进行归集、治理、交换,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应用,建成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各类工具手段,构建共享、开放、融合、创新的大数据资源体系。

3.支撑平台体系。按照全市数字政府统一技术架构体系,建设完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电子证照、统一电子印章、电子档案管理、智能客服等系统,为各级各部门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公共应用支撑,逐步形成数据中枢、协作中枢、连接中枢、AI中枢、计算中枢五大能力中枢,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撑能力保障。

4.安全、标准、运维体系。构建“大数据、大平台、大系统”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强化安全监测、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风险感知和自主可控能力,形成数字政府安全体系。按照国家和省定标准规范,推进各领域数字政府标准规范建设。创新“管、运、建、研”分离的运营模式,科学系统规划建设运维体系,形成分级管理、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运行维护体系。

(四)数据架构:数据赋能创新。建设由数据归集、数据治理、数据资源库和数据服务等内容组成的数据架构,以数据驱动为导向,实现数据全周期管理,为数字政府建设进行数据赋能。

1.数据归集。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大对政务数据和第三方数据归集汇聚。整合我市相关部门现有业务系统及相关数据资源,构建市级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

2.数据治理。落实“一数一源”要求,建立数据治理机制。通过数据加载、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抽取、数据标签化等技术,实现“资源清晰、质量可控、共享规范”的数据治理目标。

3.数据服务。整合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的数据服务和数据应用,统一管理和对外提供基础信息资源、主题信息资源、专题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分析、共享交换、智能检索、风险防控预警等功能,为各级各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服务。

4.管理与监控。通过构建以数据标准管理、数据质量管理、AI模型管理、安全保密管理、接口管理等为主体的数据管理体系,强化任务监控、异常报警、日志管理等监控措施,实现对数据归集、数据治理、数据资源库、数据服务平台等数据处理功能的统一管理和监控。

四、建设内容

(一)集约强大的基础设施体系

1.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建设“三横两纵”(“三横”即建库、聚数、赋能三大数据功能体系,“两纵”即标准规范、安全运维两大数据保障体系)体系的市大数据中心,加速数据要素流动,促进业务高效协同。

市大数据中心上联省级大数据中心,横向对接市直部门业务系统。主要包括大数据基础设施、数据平台、六大数据库、赋能体系等,支撑服务、治理、决策、民生、“领导驾驶舱”等各类政务应用。

建成“一库聚数、一站赋能、一体共用”的市大数据中心,实现公共数据统筹存储、统筹治理、统筹共享、统筹安全,为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服务、网上监管提供基础数据和通用能力支撑,构建面向全市各单位、统一通用的公共支撑能力基座。

建设数据功能体系,主要任务为“建库、聚数、赋能”。建库,即依托相关职能部门现有业务系统及相关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聚数,即构建全面的数据采集、治理、分析、开放应用等能力。通过建设数据归集、数据治理、数据挖掘等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AI等技术,实现政务数据高效安全集中存储、内容规范和实时共享,充分挖掘数据价值,实现跨部门数据的多维度关联分析、多场景深化应用。赋能,即建设大数据赋能平台,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弹性任务服务、通用技术服务、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安全管控、统一运维管控等通用服务功能。

建设数据保障体系。围绕数据内容、数据采集、数据组织、共享交换、数据管理、业务应用等多个维度,推进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建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统一规范管理系统,形成全市统一的大数据治理体系。推进安全运维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鉴权体系和数据授权体系,实现全程留痕和可追溯,让数据在“安全可控、可信认证”体系下高速流转,建设平台自动化运维体系,保障政务服务应用持续高效运行。

2.完善电子政务外网“一张网”。

(1)提高电子政务外网支撑能力。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监管,为各部门提供统一、安全的互联网出口服务。增强电子政务外网带宽资源,纵向实现千兆到县、百兆到乡镇,横向实现市、县、乡各级部门政务网络带宽拓展到千兆。优化电子政务网络组网架构和覆盖面,推进市、县、乡三级双主干、主备双链路的网络架构建设,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高可靠、高性能“一张网”。

(2)整合各部门业务专用网。按照“整合是原则、孤网是例外”的原则,除国家有特殊要求外,存量非涉密业务网络要与电子政务外网整合,提高电子政务网络集约化管理程度。同时,依据不同安全需求等级,实现网络安全隔离和信息按需共享。探索基于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网络接入方式,提供高效基础网络支撑。

3.加快推进政务云建设。通过市政务云聚合全市各级各类政务数据和应用,面向全市提供统一的云计算、云存储、云管控、云安全等云服务。各级各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云机房和数据中心,已建机房和数据中心要依托“云”逐步整合,新建非涉密系统要全部部署到“云”上。加强云资源管控,加快推进各级各部门现有政务信息系统向政务云平台迁移和应用接入。在政务云平台上,通过部署政务网与互联网之间的安全交换设备,制定安全数据交换规则,实施“云网一体”和网络安全协同的策略,实现政务信息资源高效利用。

4.建设容灾备份设施。建立市级实体数据容灾集中备份中心,为市大数据中心和市级政府部门的非涉密信息系统数据提供统一的数据备份。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满足相关单位应用级、数据级的容灾备份需求。建立规范可靠的容灾备份体系和容灾管理应急保障机制,为数字政府建设保驾护航。

5.强化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网络、基站升级改造,创新政务服务、移动办事、市场监管、民生改善和移动办公等场景应用。加快网络基础设施以及电子政务外网等IPv6升级改造,建成与支撑数字政府发展相适应的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I、高性能计算服务、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等各类先进新型基础设施。

(二)有序配置的数据资源体系

充分发挥市大数据中心的枢纽作用,推动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汇聚、交换、共享和开放,全面强化数据采集、治理、传输、利用和安全能力,提升我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数据保障水平。

1.汇聚丰富多元的数据资源。

(1)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依托我市政务云平台,整合现有相关数据资源,在推动数据互通共享的基础上,完善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满足各部门履职需要。

(2)拓展主题数据库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同一主题领域,汇聚、整合、关联相关数据,构建完善法律法规、社会信用、生态环保、经济运行、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社会保障、综合城市管理等领域主题数据库,为相关特色主题业务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3)完善专题数据库资源。依托相关职能部门现有业务系统及相关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各专题数据资源库,逐步解决部门内部数据资源碎片化问题,为相关部门业务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2.开展规范可控的数据治理。

(1)完善数据权责管理。按照各业务部门履职需要,确立权责事项与数据资源的关系,界定各级各部门采集、治理、共享数据资源的责任。建立长效、持续的数据更新机制,落实“一数一源”工作要求,形成由各个数据提供部门负责的数据治理良好格局。

(2)强化数据质量管理。从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可用性等维度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和数据质量检核规则,开展数据质量评估、检查、监测、分析等工作,强化数据使用全过程管理。

3.建设融合开放的数据服务平台。

(1)深化数据共享服务。根据业务需求,梳理数据资源目录清单,建立全市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和管理制度,实现数据资源目录动态管理,确保数据准确、鲜活、权威。与省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提升平台数据共享交换支撑能力,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

(2)加强数据开放服务。打造一体化数据开放体系,完善数据开放机制、模式和渠道,依托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根据统一的数据采集与交换标准,促进各类数据资源开放利用,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得开放的数据外,均应分类分级合理向社会开放,持续完善政府数据开放服务,激活政府数据资产。

(三)统一共享的公共支撑体系

1.完善应用系统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电子档案管理、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智能客服等系统,为各级、各类应用系统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积极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公文、电子印章、电子签名、自助终端等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利用第三方平台提供证照寄送、在线支付等服务,实现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为“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提供强大支撑。

(1)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按照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升级市级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政务服务事项管理体系,实现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管理。完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和事项动态更新管理功能,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与业务审批系统、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监察系统等跨部门政务服务业务系统深度对接,为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统一办理、电子监察等提供基础服务支撑。完善事项配置中心,强化政务服务事项输出能力,提供事项目录、办事指南、事项配置等信息统一接口发布服务。依托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成果,构建政务关系图谱,为流程再造提供支撑。

(2)统一身份认证系统。按照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统一身份认证标准规范,融合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身份核验能力,建设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完成与省级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对接,以满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实名认证需求,为全市政务服务提供统一的实名身份认证服务。推动全市各级、各类政务信息系统接入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统一受理平台、审批系统及其他政务信息系统与全市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有效对接,实现市内社会服务政务应用系统“一次认证、全市通行”。

(3)统一电子证照系统。按照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工程标准,升级市电子证照服务,对接各级各有关部门电子证照系统,为全市电子证照目录统一管理、数据集中汇聚、服务接口一致提供支撑。对接国家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提升电子证照全国互认互通能力。推进全市电子证照标准化制作、增量证照实时入库、存量证照分批入库,提高证照数据质量和服务能力。支撑电子证照线上线下应用,保障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创新工作,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减跑动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4)统一电子印章系统。按照国家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标准规范,完善全市权威、规范、可信的统一电子印章系统,为政务事项的审批、办结、证照生成等环节提供电子印章服务。加强电子印章一体化应用,各级各部门已建有电子印章系统的,按统一标准规范对接市电子印章系统;未建电子印章系统的,统一使用市电子印章系统。对接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为实现电子证照跨地区、跨部门互信互认提供保障。

(5)统一归集空间基础数据。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统筹全市基础地理信息和三维实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等各类空间数据,通过电子政务网共享数据,实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城乡建设和社会管理等数据快速获取,提升决策精准性、科学性和效能。

(6)建立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完善电子档案一体化管理流程,制定电子档案管理配套制度,强化电子签名和电子签章等技术应用。将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与市政务协同办公平台对接,实现电子文件从形成到归档全周期、全流程管理,确保电子档案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推动跨层级、跨部门电子档案共享利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

(7)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以“河南省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为依托,积极拓展线上线下缴款渠道,为各级各部门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便利条件,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便捷办理非税收入缴款、查询、下载财政电子票据等需求。

(8)建立智能客服系统。推进全市政务热线资源整合,加强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全方位整合、全渠道汇聚、全天候在线的全市政务服务“总客服”。以市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基础,按照整体并入,双号并行和设立分中心三种方式,加强部门热线整合。智能化改造提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健全统一接收、按责转办、统一督办、评价反馈工作机制。加强大数据技术运用,利用数据挖掘和AI技术对政务热线信息内容进行分析挖掘,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2.完善安全保障体系。遵循“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原则,建立网络安全联动管理体系,以及与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提升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水平,建设完善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平台,实现安全要求全面覆盖,提升数据防护、业务运行、网络监控、容灾备份、应急处置等能力。积极采用量子通信安全技术和产品,推动国产自主可控产品在重要领域应用,提升密码基础支撑能力,构建密码支撑体系,加快建设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密码应用系统,完善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机制,深化数字政府各领域的密码应用。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审查制度,以及数据分级管理、风险预警、应急处理等机制,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组建信息安全保障团队,强化日常安全保障和应急响应,开展信息安全风险常态化评估工作,强化内容安全监管及失泄密监管,实现数字政府网络安全态势实时监控,保障各类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平稳、高效、安全运行。

3.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贯彻落实国家、地方、行业等相关标准,建立健全我市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业务管理、安全运维和技术应用等领域急需的标准规范。定期开展标准实施情况监督和实施效果评估,推动标准规范全面贯彻落实。

4.健全运行维护体系。构建顺畅高效运维机制,统筹各级各部门运维力量,建立专业团队,细化职责,提升运维保障能力。加强运维工作常态化管理,完善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开展绩效评估。建立运维监管平台,优化流程,强化远程运维能力,快速响应并及时解决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确保关键基础设施和各类信息系统平稳高效运行。

(四)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体系

1.推进一体化政务服务纵深发展。持续优化我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从“线下跑”向“网上办”、“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互通,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协同办理,大幅提升行政效能,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升级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升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系统功能,重点强化公共入口、公共支撑、公共通道等基础支撑系统能力,统一身份认证和服务入口,创新服务模式,聚焦用户体验,推进“一次办”“一窗办”改革。加快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基层延伸,尽快完成部门自有业务系统与市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进一步完善市政务服务网,通过优化人机交互流程和内部系统交互效能、提升搜索引擎用户体验等措施,全面提升我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

(2)优化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以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为目标,按照“事项精细化、要素模板化、指南标准化、办事场景化”的标准,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实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面优化再造政务服务流程,形成“全时限、跨区域、多渠道、便捷化”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大力推进市统一受理体系建设,打造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统一办理入口,运用5G等技术提供“异地收件、属地办理”的政务服务,创新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

大力推进“一件事”主题集成,围绕企业和群众眼中的“一件事”,通过系统互通、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系统性再造办事流程,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办理,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拓展网上办事场景化服务应用,推进“一证通办”“全程网办”“全省通办”“无感智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切实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

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现用户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对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进行在线综合评价。推进用户专属数字空间建设,为自然人和企业“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围绕服务方式完备度、服务事项覆盖度、办事指南准确度、在线服务深度和成熟度等,提高各级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

(3)推进“i濮阳”移动服务应用。完善我市统一的政务服务移动端—“i濮阳”,逐步汇聚全市政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i濮阳”普及率,持续推进事项接入。推动各级各部门政务服务能力汇聚,做到统一用户认证、统一界面规范、统一服务提供,应接尽接,政务服务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实现全覆盖。

(4)线上线下服务融合。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政务服务整体联动、全流程在线,做到线上线下一套服务标准、一个办理平台。把实体大厅、网上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结合起来,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推进政务服务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积极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预约查询、证照寄送、在线支付等服务,形成线上线下功能互补、相辅相成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2.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1)完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依托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汇聚政务服务、企业开办、建筑许可办理、不动产登记、信贷获取、合同执行、税费缴纳等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指标,定期对营商环境进行分析,建立常态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评估机制,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推动我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拓展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从精简审批材料、缩减审批时间、拓宽审批渠道入手,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推进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证照分离”等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渠道和企业问题综合协调机制,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对确需保留的审批事项进行流程再造,全面压缩办理时限、提高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3.完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

(1)数字社区应用。强化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应用,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交流、互动。建设覆盖城乡社区,集行政管理、社区事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推动标准化、规范化智慧社区建设,开展社区智能安防、流动人员管理、停车服务、邮件快件存放等智慧化应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精准对接居家和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养老服务。

(2)数字健康应用。整合全民健康信息业务应用系统,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管理服务应用。升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疗健康资源等数据库建设,实现区域医疗服务、养老医疗、医疗保障等信息的共建共享和业务协同,为居民提供“医养护”智慧一体化服务。

(3)数字社保应用。探索推动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社会保障卡在人社、民政、惠农、扶贫、医疗等领域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智慧人社”体系,提升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监管、基金风险全面防控等方面能力。

(4)数字医保应用。建设全市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实现医疗保障数据整合共享和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医保民生服务全市通办、跨域通办提供支持。加快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积极探索医保电子凭证多码融合应用,实现医保缴费、个人权益查询、资格认证、处方流转、在线办理、便民医疗、就医购药等服务整合。推广“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模式,提高群众就医服务体验。

(5)数字教育应用。完善我市教育基础信息资源库和教育大数据分析主题信息库,推进教育数据资源整合应用,实现教育部门与学校数据互通、系统互联、信息整合、业务聚合、服务融合。加快智慧(数字)校园建设,开展远程协同教育、在线课堂、VR沉浸式教学、AI教学管理、数字图书馆等应用场景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6)数字文旅应用。加快文化场所智能化和云上博物馆建设,为群众提供智慧文化服务。强化文化传播大数据综合服务应用,推进数字文化服务进社区、进家庭。采集景区、酒店、旅游包车等各旅游主体数据资源,整合相关部门数据,形成统一的旅游基础资源数据库。基于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集共享、发布、调度、指挥、决策于一体的智慧旅游应用系统,实现旅游管理、产业监测、智慧调度“一张网”。大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演艺、短视频、移动多媒体等新型消费模式。应用“5G+VR/AR+4K/8K”技术,打造新型文化旅游在线应用场景。

(7)数字乡村应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汇聚农业自然资源、宅基地等各类数据,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应用系统。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农业生产全过程管理、畜牧养殖全生命周期监控、畜禽疫情监测预警等数字农业试点。培育“互联网+订单农业”,建立产销衔接服务平台,促进消费需求与农业生产高效匹配。推进乡村数字化治理,强化乡村社会管理能力。持续推动网络扶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8)数字金融应用。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AI等现代技术手段发展普惠金融,进一步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扩大市金融服务共享平台覆盖面,建立覆盖市场监管、税务、信用、社保等政务数据和电力、水、气、暖等公共数据的金融数据资源库,建设具备贷款申请、企业画像、智能匹配、大数据分析等功能的金融业务服务中心,加强征信服务能力建设,建成全市统一门户、统一用户认证的政银企融资服务总枢纽,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一网通贷”能力。

(9)数字商务应用。充分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商务领域的赋能效应,整合审批、监管、服务、风险防控、统计、信息共享等功能,推动建设濮阳商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汇集形成商务大数据,准确把握区域、行业发展情况,实时向企业主体、社会公众提供投资、外贸、消费等动态信息服务,强化商务系统对外服务和监管能力,全面提升商务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10)数字交通应用。发展智慧交通,建设全面覆盖、泛在互联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运载装备运行状态感知体系和智慧交通服务体系,聚焦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推动实时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等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推广红绿灯诱导、无感刷脸通行等模式,提升交通智能管理水平。建设智慧停车平台,提供停车互联、预约泊车、无感缴费等便民服务。

(11)数字住建应用。进一步完善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加快竣工验收备案电子证照和电子辅助审批建设,不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加强对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汇聚相关部门数据资源,融合遥感、城市多维地理等多源信息,推动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应用,建立全流程项目管理大数据生态圈,推进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12)数字税务应用。加快推动税收业务数据化和税收数据业务化,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下纵深推进“数字服务”“数字征管”“数字风险”“数字税政”等公共服务应用,推进涉税数据交换共享,为税收共治和综合治税提供技术支撑。

(五)协同精准的社会治理体系

1.“互联网+监管”应用。全力推进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建设,打造全市一体化在线监管总门户、总核心、总枢纽,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互联网+监管”系统向上联通对接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横向联通对接各部门已建监管业务系统,新建监管业务系统依托市级“互联网+监管”系统基础平台构建,逐步实现全市“一网通管”。

(1)统一“互联网+监管”工作门户。整合各级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入口,打造全市统一的监管工作门户,实现工作人员一个门户登录、监管信息一次采集、监管动态一处发布。加快推进政务工作人员用户体系建设,逐步将覆盖范围拓展至全体公职人员,市级“互联网+监管”系统和各级各部门监管业务系统使用统一用户接口,实现“一次注册、全网通行”。打造掌上监管系统,为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提供通用的执法、监管功能,实时掌握全市监管动态。各级各部门不再新建监管移动端,现有监管移动端逐步整合到“互联网+监管”平台,开展特色执法应用。

(2)深化监管事项清单管理。以“权责明确、规范统一、简约高效、动态调整”为导向,依托监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系统,推进“监管事项入清单、清单之外无监管”,不断规范优化监管事项,实行动态管理。按照系统条线,统一规范监管事项目录和行政检查实施清单,推动全市监管“一个样”,实现监管事项与行政执法事项融合及标准化。

(3)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我市在线监管工作依托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的抽查事项清单依照监管事项清单梳理制定,抽查活动“照单”开展。抽查对象库和执法人员库数据与一体化在线监管平台有机整合,抽查结果信息及时汇聚至市“互联网+监管”系统,同时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其他平台公示。

(4)探索实行重点监管制度。各级各部门结合区域和行业风险特点,基于市“互联网+监管”系统的监管事项清单,梳理形成本辖区、本部门的重点监管事项清单和规则标准,对纳入清单的事项实行全覆盖式重点监管。

(5)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汇聚市场主体行政审批、执法监管、不良失信、举报投诉等相关信用信息,持续完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功能,支撑各级各部门开展信用监管应用。各级各部门要综合运用信用分类结果信息,对相关监管对象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并建立企业信用与自然人信用挂钩机制,完善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针对重点监管领域,出台一系列符合我市市情的跨部门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扎实推行信用监管模式。

(6)加强非现场监管、联合监管应用。各级各部门非现场监管资源全部向市“互联网+监管”系统汇聚,按需申请部门间非现场监管资源共享调用,提升非现场监管资源利用水平。推动非现场监管与行政执法检查一体化,实现传统现场监管逐步向全天候、全时段、全过程非现场监管转变,提升监管能力,实现精准监管。完善联合监管系统,建立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联动响应和协同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在线协查协办、移送移交、联合执法等协同监管,做到违法线索互告、监管标准互认、执法结果互通,减少多头重复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件事”。

(7)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应用。依托整合汇聚的监管数据和“互联网+监管”平台的风险预警线索,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开展智能分析,及早发现风险隐患,并将风险线索推送至各级各部门,形成统一的风险预警机制。

2.加强“一网通管”的社会治理应用。

(1)综合城市管理服务应用。充分利用“智慧城市”类建设成果和大数据、云计算、AI等先进技术,整合接入相关部门的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支撑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探索研发地图服务、气象服务、交通保障、应急处置等领域应用,围绕城市动态、环境、交通、保障供应、基础设施等维度直观反映城市运行态势。完善“一网通管”的数据地图服务,聚焦城市运行中的堵点、痛点、盲点,实现对问题的精准响应和处置。推进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应用,用以指导监督、统筹协调、综合评价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升全市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2)基层网格化管理应用。建设完善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最大限度整合基层服务管理资源,全面推行“互联网+社会治理”“网格+网络”等服务管理模式,持续提高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应用,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健全大数据辅助社会治理决策机制,实现网格化社会治理与数字政府建设深度融合、互为支撑。

(3)社会治理综合分析应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整合接入相关部门业务系统和社区网格相关数据,完善社会治理数据库。建立全市统一的智慧信访服务平台,强化预警防控综合治理,全面提升预警分析、综合研判、科学决策水平。逐步开展精细化社会治理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社会治理工作精准、高效。

3.建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应用体系。

(1)生态环境保护智慧应用。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支撑,利用高分遥感、北斗卫星等地理空间数据,实现对生态要素的监测和预警。建立相关部门之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相关环境数据互通整合,统一纳入市主题数据库。进一步完善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依托环保大数据分析应用,整合环境保护、资源调度和排放管理等功能,实现全市环境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精细化管理。

(2)自然资源和规划智慧应用。基于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优化业务协同,推动国土空间规划辅助编制、成果核对和审批、国土空间用途管理支撑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等工作网络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3)智慧水利应用。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应用,持续完善监测网络,构建涉水信息全要素动态感知的监测、监控体系。强化水利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建立感知数据汇集平台和水利视频集控体系,实现监测数据、视频数据、遥感影像等资源的汇集。推进智慧水利应用系统建设,按照构建水利“一张图”的要求,实现涉水时空信息、工程属性信息和动态监测信息的一张图管理、展示、查询、分析,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

(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应用。拓展和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应用功能,推动我市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智能监控,提升对大气、水土、生态、汛情等多种环境要素及各种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力,持续完善覆盖全域的前端物联网设施,实现生态环境物联网数据纵向流通、横向贯通、全域联网,促进我市黄河流域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与协调发展。

(六)科学有效的政府决策体系

1.建立政务决策支持系统。基于政务大数据分析技术框架,实现全市数据汇聚,建立大数据政务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基础数据的整合、分析、预测、评估,开展专项数据挖掘、分析与可视化展示等大数据应用,在宏观经济、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为管理和决策者提供服务预测、监管评价、运行管理、政策管理等方面的结构性、趋势性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精准性。

2.推动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应用。汇聚重点领域的产业组织、生产能力、生产要素、市场竞争、资源环境等数据,兼顾投资、消费、就业、税收、财政、金融、能源等经济运行监测数据,构建经济运行主题库。建立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和模型,对我市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深度分析、科学研判。

3.强化应急安全领域决策支撑。基于政务数据“一网通享”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框架,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分析、预测、评估,提升政府在疫情防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等领域的科学决策能力。

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大数据应用工具和数据积累为基础,整合接入医保、公安、交通等部门信息互通共享,建立智能预警机制,有效支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高效处置,实现联防联控。

整合相关部门信息资源,构建市级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数据库和应用支撑平台,以及融合地面光纤、卫星通信、窄带无线设备的应急指挥通信网络,形成各级互联互通的智慧化应急指挥信息体系。建设市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完善应急预案、应急调度等功能,提供各类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技术支撑与辅助决策分析功能。

建设公共安全、城市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对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风险源的综合监测预警。建设危险化学品监测预警系统,对危化品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领域数据共享、市县协同,提升突发事件预警、应急处理和信息报送能力。

4.方便公众参与政府决策。依托我市政务网络和平台,及时公开信息,畅通互动渠道,让公民随时查询政府信息、反映情况、提出建议、参政议政。利用大数据应用开发工具和数据资源,通过动态搜集公众需求,准确掌握社会大众的意愿和期望,提升政府决策公众参与度,提高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精准化程度。

(七)一体协同的行政管理体系

1.整合政务协同办公平台。统筹规划各部门非涉密办公系统迁至安全可靠政务云。以功能好用、系统管用、用户爱用为导向,以智慧政府为目标,以共享协同为核心,以组件定制为特色,以业务安全为保障,建成一体化协同办公中台和枢纽,打造全市协同办公“一张网”,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覆盖,未建立办公系统的部门可直接使用,已建办公系统的部门加强对接,全面实现网上办公、掌上办公、协同办公、智慧办公。

2.整合移动办公APP。依托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建设移动端,实现各类公文、业务事项指尖办理,通过全市政务通讯录实现文件传输、联合办理和视频音频会议的快速发起。拓展移动办公能力,在移动端实现指尖办公、执法监管和即时信息查询等功能,构建集约、高效、安全的办公新模式,全面提升办公效能。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加快构建统筹有力的全市数字政府建设组织体系和部门协同联动的综合协调机制,保障全市数字政府建设顺利推进。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负责牵头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研究制定配套政策,统筹做好数字政府建设的业务指导、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估工作,推动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机制保障。健全数字政府发展动力机制,探索“局+中心+公司+研究院”架构。鼓励社会机构积极参与应用场景开发,推动数字政府项目由部门分散自建向政府统筹、按需购买服务方式转变。注重典型引路、试点带动,拓展大数据在智慧城市、政务服务、“一网统管”、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内部审计,保障数字政府建设达到设计目标要求并发挥应有作用。建立完善数字政府建设绩效评估体系,科学合理设置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建立数字政府建设目标责任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政府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

(三)制度保障。研究制定数字政府建设工作相关制度,包括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运营管理、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政务服务管理、绩效考核和信息安全等制度。落实大数据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规范刚性的工作机制。

(四)资金保障。整合市级信息化建设资金,由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统筹协调,集中使用。推动设立数字政府建设基金,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相关的政府采购和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财政资金分级投入机制。积极争取省级和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吸纳各类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促进政策引导与资本支持有机结合,优先支持数字政府建设重点项目。

(五)人才保障。全面提升公职人员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素养,打造一支熟悉政府业务、具备先进大数据管理理念和技术技能、适应数字政府建设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创新大数据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储备一批高层次人才,并持续优化人才结构。充分发挥“政研学企”各自作用和优势,鼓励各级各部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开展合作交流,采取专家咨询、委托研究、合作共建等方式,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高水平专家人才支撑。

(六)安全保障。高度重视数字政府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安全系统建设,完善安全保密制度,广泛开展保密教育。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建立权责清晰的安全管理体系,压实主体责任,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要求。加强网络安全检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保障数字政府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平稳、高效、安全运行,推动应用与安全协调发展。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