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时间:2022-11-09来源:颜值区总司令浏览数:1154次
作为国内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基础,以及“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创产业规模庞大,具体包括:基础硬件(芯片及整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ERP、办公软件、OA等)、信息安全等。其中CPU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高壁垒、高附加值的基础软硬件产品是完整信创生态中最核心环节。
在政策引导下,19年以来政府公共部门信创发展迅猛,21年相关国产IT公司的信创业务大多实现了高速增长。
22H1信创公司经营数据整体表现较疲弱,主要原因在于三点:
(1)21年作为上一阶段政府侧信创的收官年度,供应商收入、利润基数较高;同时在政策空窗期,行业信创在22年尚未迎来规模化落地的拐点。
(2)疫情防控政策对多数领域的项目推进造成了一定影响。
(3)宏观经济承压,政府及企业端均或多或少面临预算紧张问题。
信创战略愿景宏大,即依托于不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完整国产化信息技术体系的高安全、高可控以及高可用。近年来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并叠加财政预算集中投入,信创产品性能与生态成熟度均有明显提升。
政策要求到2027年央企国企100%完成信创替代,替换范围涵盖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等领域。今年9月底国家下发79号文,全面指导国资信创产业发展和进度,政策核心内容如下:
全面替换:OA、门户、邮箱、纪检、党建、档案管理 应替就替:战略决策、ERP、风控管理、CRM 经营管理系统 能替就替:生产制造、研发系统 需要基于AK的CPU部署(飞腾、鲲鹏、兆芯、海光等)政策明确量化要求,提振信创市场空间。新增79号文规定所有企业在2022年11月份基于计划上报替换的系统,2023年每季度向国资委汇报。预计年末将有信创行业的大规模招标,未来五年是信创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空间广阔。
信创政策暖风频吹,科技自强进入国家战略。
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旨在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2020年作为信创发展元年,国家连续颁布五项政策为信创产业发展提供顶层规划,同年信创在经过多轮试点后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
十四五期间,国家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重点关注信创产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可控。在国家层面政策的引领下,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支持性政策,助力信创产业持续发展。
应用领域方面,党政先行,形成“2+8+N”落地体系。
党政走在信创落地最前列,2020年上半年完成三期试点,现已进入规模化推广。截至2021年末,党政信创落地实践率达到57.01%。
八大行业中,金融和交通进展最快,落地实践率分别为29.55%和19.10%。能源、电信、航空航天、教育、医疗也在逐步进行政策推进和试点。最后,信创将在N个行业全面推广
预计2025年信创产业规模突破2万亿,2021年应用软件市场份额超60%。21年我国信创产业规模为6886.3亿元,随着国产替代进程的深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根据海比研究院报告,接下来五年信创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25年市场规模突破2万亿。
从各个细分市场来看,21年应用软件市场份额最大,占比63.9%,其次是IT基础设施,平台软件、IT安全和基础软件份额相对较小。
我国信创软硬件生态已初步建立。信创产业生态主要由底层硬件、基础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组成。
基础硬件:硬件领域分为底层硬件和基础设施,其中底层硬件包括芯片、固件等,基础设施包括存储设备、整机和通讯设施等。
基础软件:基础软件的主要作用是为应用软件对系统资源、数据和网络资源的访问和管理提供支撑,为应用软件的开发、部署和运行提供平台,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
平台软件:包括云平台(IaaS、PaaS、SaaS)和低代码平台等。由于平台软件在国外开源软件的使用方面非常深入,导致较难实现自主可控。
应用软件:应用软件是信创需求方会较早采购的项目之一,其与国产基础软硬件的适配性是客户考量的重点。
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分为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服务和云安全等。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我国的云服务、数据库和网络设施领先全球,基础软硬件有待进一步成熟。
在信创生态的各个环节,我国的技术成熟度均低于全球水平,其中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与全球差距较小,基础软硬件的技术能力则亟待提升。
从各个细分领域来看,我国目前在IaaS、芯片、低代码、PaaS、中间件等方面技术成熟度较低,仍需要加大发展力度。网络设施、安全硬件、云服务平台、办公套件、安全软件等方面技术成熟度已经较高,具有一定技术优势。信创领域参与者众多,厂商自主知识产权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信创领域对于国内厂商是一个广阔的增量市场。海比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89%的软件企业都拥有或代理自主信创产品。
信创厂商的平均自主知识产权覆盖率为29%,说明厂商自主知识产权仍需进一步提升。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具有优势的企业,会在信创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信创产业不同细分行业市场集中度差异较大。其中CPU、存储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市场基本处于国外企业寡头竞争格局,市场集中度较高。云计算领域国产化程度较高,呈现国产企业寡头竞争格局;数据库和中间件领域市场集中度中等偏高;信息安全和应用软件领域细分行业参与竞争企业较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信创领域主要有三种商业模式。其中:
平台商→集成商→用户的方案模式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
厂商→渠道→用户的产品模式的盈利能力次之
用户→厂商的定向模式盈利水平最低
信创公司22Q3及年报业绩面临较大压力,主要是受今年招投标节奏的影响。因此今年前三季度整个板块表现萎靡。
随着台账节点临近,未来几年业务发展的确定性逐渐增长,市场有望逐渐切换至2025年的长期估值,因为业绩预期和高低切换,计算机在十月份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表现。
1、政策面
根据产业调研,年初纲领性政策确立了未来5年党政信创及行业信创的发展目标。近期各职能部门已经陆续出台落地指导性文件,预计在11月将完成党政信创及行业信创的存量台账数据汇总,奠定未来5年信创板块的业绩空间,将成为信创主升浪的核心催化。年内有望出台对海外主导的开源软件的限制性措施,信创软件企业在23年将迎来春天。
2、基本面
今年的招投标有望在会议结束后密集启动,22Q4业绩拐点明确,23H1及全年有望高增。
3、催化因素
9月12日,路透社报道拜登政府计划在10月份扩大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14nm以下芯片及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审查范围,中国外交部回应美方行为属于科技霸权主义;9月15日,美国参院外委会通过某法案。未来中美在科技层面脱钩预期不断强化。
上一篇:交通大数据平台概述...
下一篇:多样性数据源报表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