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时间:2024-03-12来源:直来直往浏览数:73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妥妥的是今年两会的顶流。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正式进入中央文件再到进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原创性概念,不仅指明了新发展阶段激发新动能的决定力量,更明确了重塑全球竞争新优势的关键着力点。我们要深刻认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内涵、要义,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主力军,依托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持久动能。
最开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6日至8日在黑龙江考察时的2次讲话:
其中的9月7日下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9月8日上午,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扎实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全面提升三次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论述新质生产力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需要各界高度重视!准确把握!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
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
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
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特点是创新,
关键在质优,
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评:高科技体现为重视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并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生产的全过程。
高效能体现在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之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高和生产效率之高。
高质量则体现在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不再依靠大量资源投入、能源消耗,更加符合新发展理念,更具数字时代融合性,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
●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加强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打造更多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品牌
●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功能。
●加强重点行业统筹布局和投资引导,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
●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
做强绿色制造业,
发展绿色服务业,
壮大绿色能源产业,
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
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
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
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发展新质生产力,
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
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
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
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
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
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
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
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
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