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数据价值日益凸显,加快数据要素化,让数据要素进入社会化大生产并发挥出赋能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选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绿色低碳等12个行业和领域,推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一、发挥“数据要素x”乘数效应,多元应用场景加速涌现
《行动计划》强化场景需求牵引,提出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挖掘典型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培育数据商,繁荣数据产业生态,激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并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到2026年底,数据要素应用广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经济发展领域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得到显现,打造300个以上示范性强、显示度高、带动性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数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形成相对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将进一步推动多元数字场景落地。
一是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必须以应用场景为基础。数据的价值在于应用,应用的关键在于场景。只有和应用场景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和业务痛点,才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要素×”行动,需要通过推动数据在不同场景、不同领域的重复使用,孕育新产品新服务,创造新产业新模式,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培育新动能,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
二是多方挖掘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助推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发挥。《行动计划》鼓励各方主体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开发利用,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挖掘高价值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数据交易所、数商企业、数据服务机构等各方积极围绕应用场景做文章,以数据要素和AI技术融合赋能千行百业,积极打造创新应用场景,推动千姿百态的应用场景涌现。
二、以场景评估为抓手,推动数字场景高质量发展
随着大数据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新场景新应用不断涌现,使得各个行业和领域都能够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
数字化转型。目前,数字政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场景建设作为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提升的有力抓手,其重要性已经被国家、社会层面认可,各地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从过去“建系统”逐步转向“创场景”,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牵引”,“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掌上办”等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一事联办”服务场景不断涌现。然而受多跨场景顶层设计不足等原因,数字场景建设还存在“重建设轻运营,典型场景应用不足”等现象。以场景评估为抓手,以评促建,以评促优,将有效推进应用场景建设从“重视建设规模”转向“注重应用效果”。
一是强化数字场景评估,注重建设成效,优化场景体验。围绕场景从建设到落地的全过程,聚焦场景规划设计、实战使用、创新举措以及发挥的应用成效,对场景建设需求、建设规范、运行成效、绩效目标达成情况、持续发展等全流程开展评估,科学客观评价场景建设实效,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同时,持续跟踪场景建设应用绩效,推进应用场景建设出成果、出亮点,不断提升场景建设的实战性、实效性,让群众、企业更有体验感和获得感。
二是筛选优秀应用场景,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通过数字场景评估,支撑场景应用推广的优胜劣汰,以数字场景评估指标进行星级场景评定,评选出1-5星等级场景,筛选出标杆场景、需要优化、需要整改、需要淘汰的应用场景。同时,总结优秀场景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在全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复用推广,加快推行“一地创新、多地复用”。
三、采用“四步工作法”,推进场景评估落地见效
在数字场景评估中坚持以需求为牵引,以目标为导向,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优,以评增效”,推动数字场景建设稳定发展、高效运作。数字场景评估工作主要通过“需求分析、优化指标、开展评估、评估总结”四个步骤进行,保障科学、客观地评估数字场景建设成效。
(一)需求牵引,把握方向
以场景评估需求为牵引,明确评估对象、评估范围等具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找准评估方向。通过数字场景评价,一方面遴选一批可复用、可推广的优秀星级场景;另一方面按照“优化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制定优化类、淘汰类数字场景两张清单,通过数字场景绩效评估诊断,帮助数字场景优胜劣汰,并对场景进行迭代升级。
(二)借鉴典例,优化指标
首先,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原则,基于场景内涵、场景特征,结合典型地区经验借鉴和地方特色的研究,构建数字场景建设指标体系的模型。其次,根据场景功能定位、建设成效等,采取“定量+定性”方法,进一步细化指标,构建可测量、可统计的能够直观反映场景建设效果的指标。再次,通过专家打分,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实现度赋分法、贡献度和排名赋分、标杆值赋分、加分赋分法、减分法赋分、分档赋分法等赋分方法,制定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赋分标准。最后,选取单个或多个数字场景作为评估对象进行试验评估,进一步调整、改进、优化,提升指标方案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以及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摸清现状,全面评估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文献调研法等方法,通过座谈会或现场查看等方式开展全面调研,摸清被测场景建设现状、运行成效等,以获得更全面的被测场景信息,确保评价有依据,材料可考证,从而保障场景评估工作有效开展。
(四)剖析问题,对症施策
结合数字场景评价指标得分分析结果,对标先进地区典型场景,找准差距,深入剖析数字场景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推动数字场景迭代升级,进一步提升数字场景建设提质增效。
数字场景是数字化转型的“牛鼻子”,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应用单元、成果输出和价值体现,正成为全社会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随着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推进,以及“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的落地,促进数字场景的不断涌现,推出数字场景评估工作,帮助政府部门及企业等用户单位、建设单位等以评促建,查漏补缺,提升数字场景建设能力,推动数字场景高质量稳步发展,通过打造典型应用场景以及数据在多场景的应用,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