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全程“零”编码,高效实现主数据模型、主数据维护、主数据分发、主数据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为企业主数据管理落地提供有效支撑,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主数据共享,保障企业主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一致性。
覆盖数据建模、采集、处理、集成、共享、交换、安全脱敏于一体,一站式解决数据开发所有的问题。
统一指标定义,实现“一变多变、一数多现”的数据管理效果,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保障和驱动效应。
企业级多智能体平台,低门槛搭建智能体,灵活编排流程,融合 LLM 实现“问数”、“问知识”
面向企业级数据资产交易运营场景,助力企业实现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升值和资产变现。
时间:2024-03-07来源:坏天气浏览数:53次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建议,要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钟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智能制造是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而形成的新型生产方式,能有效带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快融入制造业各领域、各环节。但从目前我国的智能制造发展现状来看,主要面临方面的挑战。
一是从国家层面来看,智能制造的供给支撑能力还有待强化,智能制造应用推广水平也有待提升,标准体系建设尚需加力。
二是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仍面临能力不足、产业链协同不足以及人才缺乏等问题。在钟铮看来,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新能源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短缺,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针对下一步如何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钟铮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加快推动“智能制造专项”立项实施。支持科研院所、企业突破数字化、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和融合,推动工业机器人、工业软件、智能制造装备等重点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形成自主可控、先进适用的通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二是加快智能制造应用普及。支持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研发和形成行业可大规模应用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加以实践,通过政策补贴或创新商业模式,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赋能、普及,支持工业大省建设智能制造先行区,探索形成区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特色路径,加强经验总结并复制推广。
三是加快形成我国智能制造标准和评价体系。标准是一种牵引,有标准才能引导企业去做对标和对照,鼓励龙头企业牵头打造标准群,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