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企业架构与大模型带来的机遇

时间:2025-07-31来源:CIO之家浏览数:6

近年来,从“十四五”规划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国家层面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各行各业的整体性、系统性转型。 这不是简单的“上云”、“上系统”,而是要求在生产、生活、治理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央企作为排头兵,其行动最具风向标意义。据统计,超过90家央企已经组建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数字化转型领导机制 ,并且有89家明确了具体的转型发展规划。


他们正在推动的“五转”(转意识、转组织、转模式、转方法、转文化) 和“五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等) ,核心指向只有一个:

数字化转型必须是有规划、有架构的系统性工程,而不是零敲碎打的“项目堆砌”。这种“企业架构思维”的作用,正是在国家战略和企业实践的双重推动下,日益凸显。

什么是企业架构思维的核心?答案是组件化。 想象一下,我们现在造汽车,不是每次都从冶炼一块铁皮、拧一个螺丝开始。而是拥有标准化的发动机、底盘、轮胎、车门,然后根据不同的车型需求,快速“组装”出一辆新车。 软件开发为什么不能这样? “组件化”就是要把企业的业务能力,像乐高积木一样,拆解成一个个可以被独立定义、开发、管理和复用的“标准件”。

这个过程,本质上是从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流程出发,将模糊的“业务需求”转化为清晰、稳定、可复用的“数字能力”。  这些“组件”,不仅仅是一段代码,它封装了特定的业务规则、数据和流程,是业务与技术真正融合的结晶。

一旦我们拥有了这样一个“能力资产库”,当新的业务需求出现时,我们就不再需要从头开发,而是像搭乐高一样,快速调用、编排这些现成的组件,组装出新的应用。  这样一来,开发效率、响应速度和系统质量都将得到指数级的提升。这正是《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所倡导的方向——推动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系列标准研制,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软件行业须告别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迈向标准化、工业化的新时代。

顶级的软件工程,靠的是严谨的架构设计、标准化的流程和对工程质量的敬畏,而不是个别天才的灵光一闪。 这正是“手工作坊”与“现代化工业”的根本区别。

大语言模型让软件工业化照进现实

在过去,这个“组件”的识别、设计和管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依赖专家经验、耗时耗力的“手工作坊”过程。而现在,大语言模型(LLM)的出现,正是引爆这场软件工业革命的关键变量。

大模型将从根本上颠覆组件化的实现路径:

从业务语言到架构蓝图的“自动翻译”: 业务人员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他们的需求(比如一份几百页的业务规划报告、一段会议录音),大模型能够辅助架构师快速从中提取关键的业务流程、规则和数据,自动生成业务组件的初步设计方案。

组件的“智能检索”与“自动生成”: 当需要一个新功能时,大模型可以在企业已有的组件库中,智能推荐可复用的组件。如果找不到,它甚至可以根据需求,自动生成新的组件代码和相关文档,开发人员只需做少量的修改和确认。

“无码/低代码”开发的终极形态: 在一个完善的组件化平台之上,业务人员可以直接通过与大模型对话的方式,“指挥”不同的组件进行组合、编排,直接生成可用的应用程序,真正实现“所想即所得”。

过去,我们谈企业架构,是在设计一辆“汽车”的图纸;现在,大模型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将这张图纸高效、精准地变为现实。它把架构师和开发者从繁重的、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业务理解和架构优化。

未来的企业,最稀缺的不是程序员,而是业务架构师

当AI能够承担越来越多的编码和设计工作时,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关键,就从“技术实现”转向了“业务定义”。

业务架构师,是一个全新的物种。他们:

左手懂业务: 能深刻理解企业战略,能将复杂的业务场景,用结构化的思维进行拆解。

右手懂技术: 熟悉架构设计原理,知道如何将业务能力转化为可复用的数字组件。

核心是“翻译官”: 他们是企业战略和IT实现之间最关键的桥梁,用架构的语言,确保技术做出来的,正是业务想要的。 企业需要系统性地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根据其能力范围,可以分为初、中、高三级:

初级: 熟悉局部业务,能看懂架构图,用结构化视角思考问题。

中级: 掌握完整的业务领域,能够设计系统的业务架构解决方案。

高级: 熟悉企业整体运作,能够深度参与甚至决策企业级的数字能力布局。

同时,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天才的业务架构师,更是一个能够让“碳基智慧”(人的业务洞察)与“硅基智慧”(系统的自动化能力)高效协同的复合型团队。  这个团队里,有战略家、业务专家、数据科学家、IT架构师、项目经理……他们围绕着统一的企业架构蓝图,同频共振,共同驱动企业的数字化演进。

企业架构与大模型时代的交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构建完善的企业架构体系,企业能够在战略层面统筹规划转型路径,确保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五转”战略和“五维”赋能则为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涵盖了组织变革和重点领域突破两个维度。在实践中,企业管理层需要高瞻远瞩,引领方向并营造支持转型的环境;技术团队则要脚踏实地,将蓝图转化为现实,用新技术为业务赋能。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点击进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