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治

智能数据治理平台

睿治作为国内功能最全的数据治理产品之一,入选IDC企业数据治理实施部署指南。同时,在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治理市场份额,2022》报告中,蝉联数据治理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

我们为什么不想要一流的数据治理

时间:2025-08-19来源:志明浏览数:2

在全体同僚的殷切期盼下,我们终于把数据治理推进到了“千疮百孔”的阶段。为了不让大家误入“高效”“透明”“可信”的歧途,特此总结经验,反向证明:一流的数据治理根本不值得拥有。

1.  千万别给数据贴标签

一旦把“客户”“订单”“设备”这些业务含义写进元数据,大家就都能看懂字段了,后续还怎么上演“同一个指标、十种口径”的年度大戏?口径不统一,吵架才有舞台;标签一清晰,会议直接少一半乐趣。

2.  坚决抵制唯一数据源

如果所有系统都用同一份主数据,那接口、脚本、临时表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让同一客户在不同系统里拥有不同手机号,既锻炼了大家的模糊匹配能力,又保证了BI报表永远对不齐——数字对不上,锅才能满天飞舞。

3.  数据质量检查必须随机化

今天跑100%,明天跑0%,后天干脆不跑,这才是“心跳式监控”的精髓。稳定的质量规则会滋生懒惰,只有飘忽不定的告警阈值,才能让值班工程师保持肾上腺素飙升,顺带刷新朋友圈的“凌晨惊魂”截图。

4.  权限审批能拖则拖

“申请一张表的Select权限需要七个领导签字”不是段子,而是护城河。权限发得越快,数据泄露的风险越低;风险越低,安全部门的年终述职就越难写。为了让他们有素材可讲,请大家务必把流程延长到下一个财年。

5.  数据标准最好每年推倒重来

今年按ISO,明年按DAMA,后年自创“中台原生标准”。只要版本迭代够快,就没有人能摸清真相;标准一稳定,那些靠“解读标准”赚咨询费的专家还怎么生存?我们要给生态留口饭吃。

6.  坚决不动历史包袱

十年前的MySQL、五年前的MongoDB、去年的Excel,一个都不能迁移。系统越杂,ETL工程师越能写出“通天神码”;迁移太干净,简历里“处理过异构数据源”的亮点就黯然失色。为了大家的职业发展,脏数据必须永存。

7.  汇报时务必堆砌术语

能用“Data Fabric”就别说“数据目录”,能用“Data Mesh”就别说“分域治理”。让管理层听得越懵,预算批得越快——反正谁也听不懂,索性多给点钱买个安心。一旦讲人话,就会被追问ROI,何苦呢?

8.  把问题留给下一代

只要文档不写、血缘不标、代码不注释,继任者就能在“考古”中获得成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我们要让后人在黑暗森林里练出夜视能力,这才叫传承。

结语

如果以上八条您已身体力行,恭喜贵司的数据治理已稳居“谁用谁崩溃”的第一梯队。请继续保持,千万别被那些“成功案例”蛊惑——他们不过是把痛苦藏在了光鲜的PPT里。记住: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温床,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

愿我们携手,把数据治理永远留在“正在进行时”。

(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立即申请数据分析/数据治理产品免费试用 我要试用
customer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点击进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