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免费试用30天
已有30000+人申请
全程“零”编码,高效实现主数据模型、主数据维护、主数据分发、主数据质量的全过程管理,为企业主数据管理落地提供有效支撑,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主数据共享,保障企业主数据的唯一性、准确性、一致性。
覆盖数据建模、采集、处理、集成、共享、交换、安全脱敏于一体,一站式解决数据开发所有的问题。
统一指标定义,实现“一变多变、一数多现”的数据管理效果,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保障和驱动效应。
零代码+AI,有“问”必答的数字助理,利用AI大模型和数字人技术,通过语音&文字输入问题,自动识别业务指令,深度理解用户意图的问题,洞察数据,人机交互,重新定义BI新体验。
2022-07-20
问题:
新型能力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迭代的过程,在新型能力分级建设过程中,CL1(初始级)、CL2(单元级)、CL3(流程级)分别跨越几个新型能力视角?
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咨询师和评定员,本人经过认真研究标准,现对该问题从标准的角度给予解答:
解答: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型能力建设分级要求》10003-2020的标准中4.1.2中写到:
对照T/ AIITRE 10001—2020提出的数字化转型五个发展阶段,将新型能力的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CL1(初始级)、CL2(单元级)、CL3(流程级)、CL4(网络级)和CL5(生态级)等五个等级,不同等级能力呈现不同的状态特征以及能力单元/能力模块的过程维、要素维、管理维的不同建设重点。其中,
CL2(单元级)能力一般呈现为能力节点,通常归属于新型能力主要视角中的一个视角。
CL3(流程级)能力一般呈现为能力流,通常归属于新型能力主要视角中的一个视角,适宜时会跨多个视角。
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型能力建设分级要求》10003-2021的标准中4.1.2中写到:
对照T/ AIITRE 10001提出的数字化转型五个发展阶段,将新型能力的等级由低到高划分为CL1(规范级)、CL2(场景级)、CL3(领域级)、CL4(平台级)和CL5(生态级)等五个等级。其中,
参照T/AIITRE 20001,CL2(场景级)能力一般呈现为能力节点,通常归属于T/AIITRE10001给出的新型能力主要视角中的一个视角,覆盖主营业务范围内关键业务场景;
CL3(领域级)一般呈现为能力流,通常跨越新型能力主要视角中的多个视角,覆盖组织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