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
- 产品解决方案
- 行业解决方案
- 案例
- 数据资产入表
- 赋能中心
- 伙伴
- 关于
时间:2025-08-01来源:电子政务智库浏览数:7次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基层创新正以其独特的活力与创造力,成为推动这一改革进程的关键力量。近期,国脉互联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调研发现,多地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探索形成差异化创新实践,通过“政务服务筑基、市场机制激活、生态协同赋能”模式,推动数据要素从“资源”向“资产”转化,这不仅是对国家顶层设计的有力呼应,更是国脉互联长期秉持的创新基因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
一、基层创新典型实践
(一)北京**区:构建“六位一体”数据服务窗口
区以政务服务大厅为载体,整合数据登记、评估、交易、合规审查、安全保障、应用咨询等六大功能,引入专业服务机构,采用市场化运营,使数据的要素配置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实现企业数据业务“进一扇门、办所有事”,预计年赋能区内数据企业400余家。
(二)上海市构建数字公共服务体系
上海依托科技和产业园区,建设一批规模适宜、就近部署、灵活稳定、安全可信的公共数字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涵盖数据资源、算力设施、人工智能、数字工具、专业服务等高可用、高可信、低门槛、低成本的数字产品和服务,进一步降低技术与应用门槛,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全市首个对外营业的数字公共服务中心——漕河泾数字公共服务中心联合16家单位成立产业园区全要素服务联合体,提供的服务包括算力、网络、高质量数据集、大模型、区块链、基础开发工具、数字企业出海服务等线上产品,也涵盖了法律、人才培训、战略咨询、政策申报等线下服务,旨在面向企业提供主要包括数据资源、算力设施、人工智能、数字工具、专业服务等内容。
(三)浙江“百城百品”工程:推动公共数据跑起来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组织数商企业,打造“百城百品”工程,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应用,形成近百个标准化数据产品,并向全国超百个城市推广。这一工程通过创新构建的数据外溢路径、公共数据授权、联合地方生态运营三大机制,形成“需求对接—场景复制—成效共享”机制,实现了“一地创新、多地复用”的规模效应。目前,通过“一周一场景”筛选入库企业70家场景超150个,链接城市超56个,5月已落地“杭州数商产业基地(保定基地)”。此外,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AI赋能”确立为“平台+产业”双向赋能行动的核心引擎,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AI技术、大数据和市场应用等方面的集成优势,联合平台企业推出“AI产业加速器计划”,助力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
(四)杭州余杭区:打造数据产业赋能服务中心
建设集创业中心、展示中心、交易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五位一体”的产业链全周期、全链条的数据产业生态服务体系,通过摸清区内数据企业数量、产业规模,梳理产业图谱,进行强链补链。形成“余杭数企”培育体系,建设数据产业联合赋能中心,构建数据产业生态。
(五)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出海一件事”构建数字服务生态
苏州自贸片区在全省首创“企业出海一件事”服务模式,立足企业发展需求,依托数字化平台赋能优势,把分散在各部门、各机构的企业出海相关事项、流程、服务有机整合重塑,形成企业出海服务路线图和多领域特色服务矩阵,构建了出海前、中、后全链式服务和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已为823家企业提供高效服务,涉及1322个项目、65个国家及地区,新增中方协议投资额累计达180.31亿美元,有效帮助一批新质生产力代表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抢占海外市场;同时随着境外投资的成功,还促进了本地区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引进来”,走出了一条“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促进的产业、技术升级之路。
二、基层创新模式总结
1.“政务服务+市场服务”双轮驱动:以政务大厅、产业园区为支点,将数据服务嵌入经营主体服务,通过政府引导降低市场参与门槛,丰富数据产业生态。
2.“场景孵化+标准化复制”生态联动:通过创新实验室、行业学会培育重点领域标杆,以数字化转型的跨领域场景建设向区域辐射,形成“单点突破—规模效应”路径。
3.“数据要素+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聚焦中小企业、出海企业等细分群体,推出轻量化、定制化服务产品,避免“大而全”资源浪费。
4.“交易平台+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数据交易平台与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有机结合,通过行业专区、资产凭证等机制,推动数据要素与制造业、跨境贸易等实体领域协同,验证市场化运作可行性。
三、深化改革建议
1.依托市场化机制,建立国家层面数据要素基层创新案例库,定期发布标准化场景解决方案和创新案例,给予案例奖补,推动成熟经验有效落地。
2.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广跨区域的数据市场化创新经验,探索数据飞地、数据服务生态联盟等协同模式,打破地域壁垒。
3.加大对基层数据服务平台的政策与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可持续模式。
基层创新实践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活力根植于场景落地与机制创新,唯有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才能释放数据要素赋能千行百业的价值潜力。